实践证明这种奇葩椅子是真的不好坐,全靠双腿撑着才没出丑,好在请她下来的都是年纪大的女子,也没有故意拖延。被请下来后,她还没缓过神,就又被司仪等人簇拥着回新房。
刚到新房外,就看到有一波人正挡在门外,不知道是谁喊了声“新郎官来了”,那些人就争先恐后的扯断了门楣上挂的彩帛,扯完后还不算完,竟又念起诗来。
听得田清一有些头皮发麻,因为她现在算是明白了,读诗就是要红包的意思,连忙回头找刘内知,结果她连刘内知的影子都没看到,好在刘元山已经提前做了安排,诗一念完魏十二就主动上前发红包。
田清一这才得进新房,一进去就看到屋内摆满了各种珠宝首饰、金银器物等,亮闪闪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龙的巢穴,而用团扇遮着脸新娘子正端坐在新床上。
在司仪的安排下,她也坐到了床上,只等吉时一到两人就去中堂拜堂。
此时太阳已经西沉,田清一以为要等很久,就想着要不要和新娘说点什么,然后就想到了原身的性格和那些流言蜚语,思虑一番后,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无论是她还是原身,今天都是第一次见新娘,边上还有不少旁观者,两人不说话也很正常,幸好没等多久,克择官就在外面报“吉时已到”。
司仪拿了一块木质笏版给她,又将两匹红绿彩帛打成的同心结的一头挂在笏上,另一头放在新娘子的手上,让她倒行牵着新娘子去中堂。
中堂行参拜大礼,就是拜父母之类的,可惜嫡母已逝,生母又不能享受这种待遇,还好九方信拖着病体坐在了高位上,两人才不至于全拜空气,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两人顺利的完成了参拜大礼。
田清一希望出现的抢亲和阻拦之类的事都没有发生,众人喜笑颜开,看上去竟比她这个当事人还高兴,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心替原身高兴的。
坐在上位的九方信脸色苍白,身型消瘦,眼睛凹陷,一身中药味,头发也白了大半,六十来岁的人看上去竟比七八十岁的人还老,和三年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但枯败的身体也掩盖不了他脸上的喜悦,尤其身上穿的喜庆新衣更是衬得他鲜活不少。
说起来,九方信这人也算有点运气,虽然祖辈都是开封郊外的庄稼人,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略有资产,就开始供他读书,而开封人士在科举中是占优势的。
九方信前期应试多次不中,直到宋太宗登基,宋太宗因为得位不正,为了拉拢士人,便大开科举之门,每次录取人数都是他哥的N倍。
在如此扩招之下,三十多岁的九方信终于在太平兴国二年得了个进士出身,并于同年出仕地方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