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你们稍等,信给我,我给你们拿过去。”学徒道。
宁启将刘大夫写的信递给这学徒,学徒便拿着信到一位身穿灰色连襟长袍、发须皆白的老者身边,这老者正在给一位年轻妇人号脉。等这位老者号脉结束,写完药方,学徒便趁着空隙将信件递给这位老者。
宁启和郑云看此情况,便知道这位就是田大夫。
“田大夫让你们稍候片刻,等他将这批病人问诊完了再过来,实在不好意思。”学徒出来后不好意思道。
余口惜口蠹口珈V
“好,我们不急。”宁启和郑云都很理解,毕竟还是病人最重要,不能耽误了病人的病情。
但是这医馆的病人来来去去,田大夫那里的病人一个接着一个,一直没有停歇。宁启和郑云听看病人的言语,便知道这家医馆在镇上很是出名,因为田大夫和另一位大夫的医术很好,许多人都愿意来这里看病。
一直等到临近中午,病人才渐渐少了起来,田大夫才得了空闲。
宁启和郑云倒也没有觉得怠慢,毕竟现在是他们有求于人,而田大夫确实忙碌。
田大夫走过来之后,率先道歉:“不好意思,让两位久等了,实在是病人太多,我抽不开身。”
宁启和郑云也起身:“没有,是我们打扰了,病人重要。”
田大夫看他们等了这么久还没有生气,还很明事理,对他们的印象更好了。
“刘兄写的信我也看过了,本来我们医馆有固定的药材商给我们提供药材,一般是不会收零散的药材的。但是既然刘兄都写信了,还夸你们的连翘质量好,我愿意相信刘兄的眼光。不过先说好,我看了之后要是质量不合格,我们是不会收的。”
“当然。”郑云卸下背篓,将背篓中的连翘递给刘大夫。
田大夫看到连翘之后,一下子眼睛就来了精神:“刘兄的眼光确实不错,这药材和我们经常买的质量比起来也不差。”说着还一直搅动背篓中的连翘。
宁启和郑云看他这关过了,相视一笑。宁启问道:“不知你们医馆可以收多少?”
“我看刘兄信中写到你们种了很多,但是我们医馆这次顶多只能收一百五十斤。”田大夫道。
“谢谢刘大夫,我们这次带来的有这么多,先拿给你。”宁启便和郑云回道客栈,吃过午饭,将一百斤五十斤连翘送到仁心医馆。
“两位不妨去这条街上的安心药材铺看看,那药材铺的东家做的是药材生意,我们一直是在他那里订的药材,听说他们东家不止在我们县里有药材铺,应该可以买下你们的连翘。”宁启和郑云送完连翘,临走时,田大夫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