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里的时候,郑云就想吃葱油饼,趁着现在无事,索性就教张婶做一下。还有杂粮煎饼,宁启也先到现在的杂粮煎饼,有点馋,刚好家里也有类似的工具,就一起教张婶做了,以后想吃的时候就让张婶做。
“阿启,今天你做饭吗?”郑云走到厨房,见到宁启果真在这里,便问道。
郑云今日是到酒厂去了,现在宁强一个人完全能做管理好酒厂。只是郑云这人闲不住,便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做的伙计,至于宁启,便在家中躲懒了。
“你不是说想吃葱油饼吗,我就教一下张婶,还有杂粮煎饼,刚做出来的,你试试。”宁启拿着卷好的杂粮煎饼,递给郑云。
“阿启,你真好!”郑云笑着道,接过杂粮煎饼,尝了一口:“很好吃,中间还有脆脆的东西,是什么?”
“那是炸的薄脆,里面还夹了五花肉和青菜,刷了些酱汁。”宁启道。
“这就是阿启年日和我说的煎饼吧,确实比郡城的好吃很多。”郑云吃着饼,含糊的说道。
“是杂粮煎饼。”宁启笑着道。
“郎君、夫郎,剩下的我来做就好,你们去歇会儿,等我做好了就开饭。”张婶这时开口道,他已经学会了做葱油饼和杂粮煎饼。
“行,辛苦你了!”宁启说道,然后便和郑云一起走出厨房。
樱桃卖完,宁启休息了几日之后,石溪村的麦子也都成熟了。宁启家里虽然没种麦子,但是宁柱子家里的十四亩地全都种上了麦子,宁启和郑云紧接着又帮他们收割麦子。对于宁启爹娘来说,虽然现在家里有钱了,但是还是觉得自己种些地才有安全感。
因为是忙季,酒厂许多人也要回家收麦子。宁启看了酒厂的库存,足够镇上和县里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需求,宁启便和宁强商量,给酒厂的工人们都放了五天假,让他们回家去收割麦子。
酒厂的工人听到可以回家割麦子,一个个都开心的不得了。有几个家庭,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来了酒厂做工,要是不给他们放假,他们还真的不知道家里的麦子该怎么收割。
这几日天气很好,没有下雨,麦子顺顺利利的收割完毕。
收割完麦子,接下来就要种植谷子或者高粱,眼看着到了种植的季节,还一直是大晴天,没有一天要下雨的迹象,村里人都开始发愁。
如果现在将种子种下,一直不下雨,时间久了种子不会发芽,要么种子会死掉,要么地里的种子也会被虫子给啃噬干净。
石溪村旁边就是沧河,沧河也有最宽处有十几米宽,最窄处也有两三米,边上干枯的河道也有很多,石溪村平时的用水大部分都是取自沧河。
虽然这么多天没有下雨,但是沧河的水流量没有减弱的迹象,只是石溪村现在还没有灌溉的设施,石溪村的有些田地在高处,落差有几十米,想要用沧河的水灌溉,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