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嫌穷山恶水出刁民都吃得吧唧嘴,我凭什么不吃?”刘建设咬一口杂面馒头,吃下去很意外,“这,这怎么感觉比白面馒头还好吃?”
赵小四脱口道:“饿了吃屎都香!”
孙解放后悔因为明杭生选择生产队。可事已至此,出发前不少叔叔阿姨大爷大妈都拜托他看着同学,不能放任他们打起来,所以孙解放不乐意开口也得说:“黑土地养人!”
曹芳芳:“不然其他班的会一听说我们来东北都忍不住阴阳怪气?”
“嗳,大家别吵。”寡言少语的女知青说:“赵宏亮,我匀给你吧。”
赵小四在家排行老四,全名赵宏亮。因为“赵小四”顺口,有一个人这么喊,很多人跟着喊,时间一长就直接叫他“赵小四”。赵小四笑着把碗递过去:“看看人家,也看看你们。”
其他人装没听见。
赵小四见状撇撇嘴吃米饭。感觉这里的米饭也好吃,赵小四想发表阔论,抬头一看,一个个都跟饿了三年似的,赵小四在心里嘀咕一句,饿鬼投胎!
饭后,孙解放把女同学的行李送到隔壁,见墙上糊着报纸,日期就是上个月:“虽然不欢迎咱们,但该做的一点没少。”
曹芳芳点头:“看叶榛就知道这里的人很讲究。”
孙解放乐:“她可是女的。”
“女的怎么了?榛儿愿意,我管她是男是女。”
孙解放的鸡皮疙瘩瞬间起来:“受不了你!赶紧收拾吧。”注意到陈菀菀神色恍惚,“你怎么了?”
曹芳芳撇嘴:“不愿意接受现实呗。别理她!让她继续做梦吧。”
陈菀菀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
孙解放真受不了她们,立刻出去。到外面发现女知青院子里也有很多空地,又退回屋里,“今天收拾我们那边的地,明天收拾这边的?”
曹芳芳不懂种地:“听班长的。对了,种接的多的蔬菜。”
孙解放点点头表示知道,到院门外看到隔壁老乡从屋里出来,他笑着上前表示想在院里种菜,然后才问老乡去哪儿买菜籽。
看热闹的时候社员见过这个知青,看起来心性不错,“买啥啊。家家户户都有。我家就有不少。你要啥样的?会种吗?”
孙解放悬着的心落到实处:“在家用花盆种过。”
“花盆跟地可不一样。”社员大哥想想离上工还有一会儿,“等着啊。”到屋里拿几包菜籽,又拿一个铁锹和一个锄头,锄头递给孙解放,“走,我教你。”
孙解放立刻说:“谢谢大哥。”
“谢啥啊。”大哥嘴上不在意,心说这个知青不错啊。
可就像刘建设说的,啥也不会有一身蛮力也使不上劲儿。以至于几分钟孙解放就累一头汗。明杭生接过锄头,叫赵小四把社员大哥换下来。
赵小四嫌明杭生不会好好说话就当没听见。
社员大哥不禁摇头。刘建设看到这一幕赶紧上去:“您歇着,我来。对了,大哥,咱们这里也有澡堂子吧?”
社员大哥点头:“镇上就有。生产队的拖拉机经常进城,可以随车去。不过主要是送大伙儿卖农副产品。”
刘建设:“如果我们弄到野鸡啥的,也能卖给收购站?”
社员大哥,“山上河里的都行。对了,河里的鱼不许用网。你要会钓鱼,一天十条咱也没意见。”
刘建设不会钓鱼,笑着摇摇头:“我看地里没庄稼,咋回事啊?”
“还没种。这里冬天长,二三月还下雪呢。”
刘建设:“什么时候种?我们可以干吗?”
“当然!跟我们一样干一天活算一天工分,到秋按照工分分口粮。”
刘建设一脸不好意思地说:“不过我们不会,以后可能还要麻烦大哥。”
“小事。”社员大哥不在意地说,“干农活比上学容易。”
刘建设看着手里的铁锹,总感觉很难:“我们会不会挣不够吃的啊?”
社员大哥没有直接回答:“手脚勤快不会饿肚子。山上有东西,山核桃,红松籽,榛子啥的,都能垫吧几口。”
刘建设转向孙解放,眼神提醒他别忘了去找叶榛。
一个两个真是小心眼子!孙解放瞪他:“赶紧刨地!”
刘建设累一头汗,就把铁锹塞给赵小四。几个女知青把厨房收拾好就出来砸大土块,然后在社员大哥的指点下沿着墙角种豆角子。
社员大哥听到锣响知道该上工了,就问几个知青:“学会了吗?”
孙解放点头:“会了。”跟自家用花盆种菜差不多。
大队长不放心几个知青,锣给小队长就来知青点,看到社员从里头出来,他停下冲社员大哥招招手。
社员大哥过去告诉他这几个知青看起来还不错。大队长放心下来就跟他一起去地里。
到路边碰到叶榛的爷爷,大队长停下:“忙完了?”
镇邮局的车早上去县里拉邮件,老叶早饭后到镇上拿到信件,要是上午半天送完,那下午半天都是自己的。
以前老叶想让叶榛接班就是觉着这工作除了冬天辛苦点,平时轻松,体面还没人敢欺负。
老叶下车道:“完了。地里还没忙完?”
“今儿就差不多。对了,榛儿她姨又来了。”
老叶眉头一皱:“想干嘛?”
“觉着她儿子样样都好呗。”这样的人叶榛大姨不是个例。队里就有几个。大队长叫他们撒泡尿照照自个什么德行,此后那几家无论嫁闺女还是娶儿媳妇都不敢眼高于顶。
叶榛的大姨要是永安生产队的,大队长早骂了。
因为不是,不好管太宽,大队长就说:“榛儿可以找对象了。早点定亲你也省心。你看看从去年到现在,男的女的几个了啊。我看这次的知青不错,有个小子长相和身高跟榛儿挺般配,你可以多留点心。”
社员大哥正想离开,闻言转过来:“除了那个四眼,其他都挺好。”
大队长嫌弃:“有个还没榛儿高,不行!”
老叶气得吹胡子瞪眼:“说啥呢?榛儿才多大!你俩这样跟榛儿大姨有啥区别?”
大队长认真道:“知青下乡政策我找人打听过,要是独生子女,一般轮不到他们。几个男知青能来说明家里有兄弟姐妹。有个子女在身边,父母肯定不在意他留在哪儿。跟榛儿成了,咱不说是倒插门,那跟倒插门有啥不同?”
社员大哥不禁点头。
老叶瞪他:“还不上工?”
社员大哥拎着铁锨滚犊子。
老叶想想没主见的大儿子和儿媳妇,要是闺女不在身边,他俩被人卖了还得跟人道谢:“谁知道是不是装的。再说吧。”
大队长听出他心动,继续劝:“兵团可有不少女知青。你不抓紧,兴许哪天就被兵团的女知青抢了先。”
“那说明他跟我家榛儿无缘。”老叶推着车子往家去。
大队长跟上:“缘分要靠自己争取!”
“缘分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