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未见过还有什么事能难倒姜沛这个天才的,就连斯瓦希里语也是他来这边后抽空自学的,垂体瘤这种在国内很常见的脑肿瘤手术对他写个海归博士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题吧?
姜沛将自己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如果是在国内,这样的手术我确实有十成把握,那是因为我们不仅有先进的医疗设备,还有配合完美的医疗团队,可是这边呢?手术显微镜是医院刚买进来不到一年的,麻醉医生、器械护士、术后护理人员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而且我一个人做不成手术,我至少需要一个得力的一助。如果没有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我怕手术会不成功,就算能把肿瘤切干净,她的视神经也很有可能收到损伤。霍钰瑶,毕竟这是巴纳德院长的外甥女,这台手术成功与否还会影响到我们医疗队的口碑。”
她明白姜沛的担忧之处,他说的很在理,一台手术的成功绝非主刀医生一个人的功劳,这背后需要一个配合紧密、步步为营的团队。
而他们初来乍到,连去手术室的路都不熟悉,与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也鲜少接触过,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错,那对病人来说很可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这要是换做那些抢救生命的急诊手术,即使有困难,也得硬着头皮干,死马当活马医,可这毕竟是一台限期的脑肿瘤手术,以巴纳德院长的人脉,他也可以找到国外更好的医生来做,可他却将这个压力给到了姜沛身上。
霍钰瑶理解姜沛的难处与压力,她认真考虑一番,对姜沛说:“师兄,如果你想做,只要你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我愿意给你当助手,尽力帮助你,但如果确实太难了,那我们还是放弃吧,毕竟不是还有美国医疗队吗?他们也许也能做呢?”
姜沛苦笑道:“你怎么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呢?我有说过我不做吗?什么美国医疗队,我不就是留美博士吗?我找你说这事,是想问你,你有信心有能力给我当助手吗?目前能给我当助手的也只有你了,其他人连颅骨都没碰过。”
“啊?我吗?倒也不是不行。”
霍钰瑶只要一回想起每次和姜沛上手术时的场景,就觉得后背发凉,总感觉又要迎接一顿训斥了。
“不是不行,那就是行了?好,那就定你当我的一助了。”
“呃……好啊……”霍钰瑶勉为其难地答应着,又弱弱地问了句:“手术排到什么时候啊?”
姜沛答道:“明天上午。”
“这么快吗?我还没准备呢!”
“这需要准备什么?你只要拿出当时跟着肖教授上台的从容心态就可以了,相信你自己的实力,好好干吧!小师妹。只有帮了巴纳德院长这个忙,我才好意思跟他开口,让他给刚才那个小孩插队做CT呀!”
想起昆迪,霍钰瑶瞬间有了勇气和动力。在回急诊的路上,她一路小跑跟在姜沛的身后,一边问着:“诶~师兄,你什么时候学的斯瓦希里语啊?学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