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观政朔方(1 / 2)

🎁美女直播

吉温上书之后,本就对李恽不满的门阀世家也发动力量纷纷上书弹劾李恽。各种罪名都向李恽身上泼来!

“李恽私蓄甲兵,不得不防啊!”

“李恽在朔方独断专行,出行仪仗如同汉时诸侯王……”

“李恽横征暴敛,地方百姓苦不堪言……竟有人效孟姜女故事……”

“圣人,那李恽……”

李隆基虽然并不相信李恽有谋反之心,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渐渐的李隆基心中也有些疑虑。

这日李隆基在宫中宴请宗亲,安禄山之子安庆宗与其妻荣义郡主也有参加。

宴席之上,安庆宗有意无意的把话题引向李恽。

就在众人讨论近日李恽被弹劾之事时。

荣义郡主高声道,“空穴来风,恐怕大臣们弹劾之事也是有些道理的!”

这句话被传入李隆基耳朵里面后,李隆基最终决定决定派人前往朔方探查情况。

……

李林甫死后其后人的生活过的很是不如意。

李林甫刚死不久安禄山就上书诬告李林甫与突厥人,同谋造反。

安禄山还派突厥降将入朝作证。李隆基命有司审理。

杨国忠为了掌控朝堂,也支持彻查李林甫之罪。

杨国忠本来还想罗列一些罪状到李林甫身上。

还是因为李恽写信相劝方才放弃了这个打算。李林甫诸子这才保存了性命。

李岫也对此也一直心怀感激。

得知安庆宗与荣义郡主之谋后,他担心李恽被蒙在鼓里。

又想到李林甫临终前让自己前去投奔李恽。

当下李岫让妻子收拾好东西,第二日一早就带着妻儿和几名老仆,快马加鞭赶往安远城。

……

“节帅府外有一人自称是您的故人,前来求见!”

“故人!”

李恽心中感觉有些疑惑,斟酌一番后,命李宁把人带进了府。

“小人李岫拜见节帅!”

李岫把姿态放的非常低。

“是你!”

李恽没想到来的的竟然是李岫。

“大郎今日来寻我不知所谓何事?”

李恽直言相询。

李岫当即也把知道所知之事全部告诉了李恽。

“小人如今也别无去处,望节帅收留!”

李恽思忖片刻之后,答应了他,这李岫也是有大才之人。

李恽最后任命他当任了司户参军。

“多谢节帅!”

……

天宝十四载六月,李隆基正式命光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颜真卿为使,前往朔方以观朔方之政。

消息传到朔方时,李恽正与众人商议诸军大校之事。

闻听李隆基派遣之人乃是颜真卿即将来朔方,李恽不禁回忆起颜真卿的资料来。

颜真卿乃是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玡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颜真卿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原历史上后因得罪杨国忠,在安史之乱前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

安史乱起后,颜真卿率河北义军对抗叛军,被推为盟主,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

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不过在后世,大部分人只知道他的书法,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其字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

在中国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为百世之宗。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合称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在长安和朝堂的影响力却是不小。

不过他为人却很低调,并不与人争争权。

这样一个大BOSS要到朔方来考察,饶是李恽见惯了风雨也颇感紧张。

“诸公,刚刚收到消息,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颜真卿颜公不日将来我朔方观政……”

众人闻言皆是议论纷纷。

“节帅,这颜真卿何许人也……不会是来找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