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协议过苛了!”
王鉷看完之后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李恽与三人签订的所签订的协议确实是比较苛刻。
根据协议,首先,吐蕃必须把金沙江以东地区、积石山以北地区割让给大唐。
其次,要求吐蕃赔偿唐军价值三百万贯的军费。
第三条要求就是吐蕃必须释放所有的汉奴。
第四,吐蕃国需每年为大唐提供十万斤铁和三千匹战马。
第五、吐蕃废除奴隶制,实行封建制,各地贵族拥有自治权。
大唐册封赤松德赞为吐蕃国王为亲王衔;册封吉桑东赞为苏毗国王;弥素为羊同国王。吉桑东赞与弥素为郡王衔。实际上是把吐蕃一分为三。
而且规定从今往后,三王的继承人也必须受大唐册封。
第六、确立汉语为吐蕃的国语,唐军有权在逻些驻军。
第七、吐蕃三王需向缴纳“征”税。
第八、吐蕃王位继承人也必须前往长安国子监学习……
第九、大唐拥有在吐蕃国内自由行动的权力……
第十、汉人犯罪,必须交给大唐驻蕃大臣处置。
杨钊不满的看了王鉷一眼,不过因为他与李恽的关系,却不好直接说话。
李隆基则是皱了皱眉看向了李适之。
这时李适之起身道:“陛下,臣以为李恽之功,功莫大焉……吐蕃将再也无法对我大唐造成威胁……”
“御史大夫“苛刻”之言臣不敢苟同,这么多年我大唐对吐蕃不能说不好,但吐蕃是怎么回报咱们的呢……是战争,是欺骗,是得寸进尺……”
李适之言罢,杨钊也起身表达了支持。
经过一番讨论,众人终于认可了李恽与吐蕃签订的协议。
天宝八载九月十五大朝会之时,李隆基昭告天下封赤松德赞为吐蕃国王,吉桑东赞为苏毗国王,弥素为羊同国王。《唐蕃协议》也通传天下。
随着《唐蕃协议》通传天下,李恽之名也被天下万国所知。
西域和北身毒诸国纷纷向大唐派出使者自请为藩属,就连回纥和契丹、渤海人也派出使者向大唐表示臣服。
一时之间长安颇有一些万国来朝的气象。
李隆基也被称为“圣天子”,“天可汗”,“万王之王”。
……
“陛下大事不好!”
皮逻阁得知《唐蕃协议》之后大惊失色,正欲召集大臣议事,这时前方又传来军报。
看完前方传来的军报,皮逻阁只感觉口中一甜,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他站起身想要说话,却是感觉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陛下!”
“大王!”
“快叫太医!”
周围人被吓的一下子慌了神,七手八脚的把皮逻阁抬回了寝宫。
皮逻阁醒来之后已经是第二日的午后,他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蒙达,你还我的军队!”
他大呼一声后,又是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慌的周围所有人纷纷大呼小叫起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皮逻阁终于感觉力气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
他立即命人把大臣们都请进了自己的王宫。
“诸位以为如今我南诏该怎么办!”
“大王如今咱们必须立即派人前往长安请罪……”
“仅仅是请罪怕是不够……还需多备财货……”
“这恐怕还不够,咱们占据的唐人之土怕也得让出一些来!”
“以卿之见应该让出哪些地方?”
“大王臣以为可以放弃姚州、巂州、曲州三州……”
经过一番商议皮逻阁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向李隆基请罪。
不过这个时候李隆基和朝中诸大臣都已经起了对南诏动兵的心思。唯有作为皮逻阁好友的李宓一直反对出兵南诏。
……
天宝八载九月二十,李恽命张方领兵三千长驻逻些,随后领兵返回允吾。
李恽班师回到允吾时已经是十月底,长安来的钦使也已抵达允吾。
“……有鄯州折冲都尉,镇西军使恽,承圣命,倚神灵,以允吾之兵,破石堡城,获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之首,蹈逻些,斩吐蕃大将军达扎路恭。立昭明之功,扬威万里之外。”
“南北诸邦闻讯慑伏,莫不惧震,西域、身毒三十余国乡风驰义,争相稽首来宾,愿守西藩,累世称臣。”
“恽立大功,定天下之安,勋莫大焉。
《易》曰:‘有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从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司马法》曰‘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故宜表其功,……”
“赏黄金万两,赐明光甲一领,封开国郡公,右威卫大将军……迁朔方节度副使兼经略军使、营田使、度支使。
“陛下万年!”
“恭喜节帅……贺喜节帅……”
李恽心情激动的接过诏书,经过近八年的奋斗,他终于真正成为了掌控一方军政的大员。
朔方镇可是大唐十大藩镇之一,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降城、安北都护、振武等七军府。
治所灵州,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马万四千三百匹,衣赐二百万匹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