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 / 2)

🎁美女直播

他抽出一卷竹简小心地展开,是大篆,出自一个籍籍无名的史官之手,勉强能认出“殷商成汤二十一年,大旱,铸金币。”

又换一卷竹简,“太甲杀伊尹”,这就跟史书的记载完全不同了。但似乎也合理——伊尹废立过君王,哪个君王能容下他这种大权臣?

还有很多竹简,上边是过于古老的象形文字,已经有点腐朽的味道。以赵琨的学识,无异于狗看星星,大部分都看不懂,又不敢随意翻动,怕弄断了不好修复。

黄石公似乎发现赵琨遇到了阅读障碍,干咳一声道:“先收着,老夫教你。弄成纸书,给老夫也来两套精装版。不过,不要印刷的,找个字迹好看的人,手抄。再请个画匠,绘制一些插图。画《山海经》的那位就可以。”

别说,这位黄石公还挺懂行的,印刷术虽然可以批量生产,有利于书籍的流传推广,但要论私人收藏,那还是手写的书比较稀罕,观赏价值没有上限。廷尉府汇总全国的案件,估计李斯抽不出时间。伯高的字就挺好看,隐隐有种自成一家的意思,可以委托他来抄。

至于绘制《山海经》连环画的画匠,赵琨都有点同情他了。一家子都是画师,他祖父的名气还挺大,被征召绘制帝王陵墓中的壁画,再也没回来。他母亲是家中独女,继续重蹈覆辙,又是参与王侯陵墓的壁画工程,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于是他学会了藏拙,只要是人像,都画得奇丑。凡是器物,一律画得不像。画一匹马还要给添上大翅膀和犄角,然后他就被镐池君选中,负责带学徒赶制连环画。《山海经》一共记载了469个奇珍异兽,描述得比较抽象,时间又紧,他的头发都变得稀疏了,再替黄石公画插图,会不会直接变秃头啊?

赵琨摸摸鼻尖,随意地扫一眼龟甲,似乎是某种数术排列?

他心中有点模糊的头绪,然而此刻没有时间钻研,只得吩咐随从将竹简和龟甲收好。

过门槛的时候,赵琨下意识去搀扶黄石公,毕竟快七十岁的人了。

谁知黄石公还不乐意,吹胡子瞪眼,说:“这是干什么?老夫正当壮年,腿脚好着呢!”

赵琨感觉到黄石公确实很有精神,默默地收回手。好吧,正当壮年。

另一边,荀子捧着一本《易经》,书非常厚实,是秦国王室珍藏的历朝易学的合订本,包括了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以及周文王的《周易》,句读已经标出来,还附有历代太卜的注解。荀子的手颤了颤,毫无征兆地落泪了。已经可以预见:读书的门槛会大幅度降低,他当年四处游学,拜过十几位师父,耗费二十年光阴才学到的儒家典籍,现在的学子都有机会直接阅读。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荀子抹了一把眼泪,感叹道:“我怎么没有晚生几十年,现如今刚好去国子学读书?”

赵琨连忙凑上去,“荀先生,现在也不晚,担任国子学祭酒(校长),藏书楼里的书随便看,七楼八楼只对祭酒,以及诸位院长开放,三楼到六楼对所有学官开放,祭酒、院长、博士(老师)……金匮石室中还有许多王室收藏的孤本、珍本。另外,当年镐京被攻破,埋没在废墟中的古籍,我的门客也清理出一部分。荀先生若是感兴趣,签个字,先借去看一看也无防。”书坊这边要先紧着学生的教材印刷,他们是秦国的未来。其余书籍都得推后。荀子拿的就是国子学儒学院的易学教材。《山海经》是地理选修课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