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隗不慌不忙,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君,想用千金的高价求购千里马。然而千里马难得,一转眼就过了三年,国君仍旧一无所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卑下的小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对国君说:“请将这个差事交给我来办!”
国君点头同意。不到三个月,侍臣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良驹,可是就在他准备买马的时候,这匹千里马竟然死了。他思虑了片刻,仍然拿出500金的巨资,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
国君见到千里马的尸骨,火冒三丈,怒斥这位侍臣:“我要活马,你买这匹死马回来有什么用?不是白白浪费了五百金嘛!”
侍臣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请国君息怒,这五百金也不会白费。一匹死马国君都愿意出高价买走,这个消息一旦传开,人人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喜爱良马的人,而且独具慧眼,一诺千金说话算数。这样,一定会有人带着千里马登门,献给国君。”
后来,不到一年,这个国君果然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
郭隗狡黠地对燕昭王说:“如果大王真的想要招贤纳士,网罗人才,就请先从我这副‘马骨’开始吧。我这样的都能得到重用,何况那些才能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吗?”
于是燕昭王为郭隗修筑宫殿——黄金台,并拜郭隗为老师,极尽礼遇。消息传开以后,乐毅从魏国赶到,邹衍从齐国而来,苏秦从洛阳而来,剧辛也从赵国赶来,人才争先恐后地聚集在燕国。
乐毅负责操练士兵,整顿军备。
苏秦负责搞外交,他游走在列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还专程去齐国放烟雾弹,误导齐王对局势的判断。
邹衍负责内政民生。邹衍就是《五德终始说》的创始人邹子。
据说邹衍来时,燕昭王亲自为他打扫台阶,将竹席细细地擦拭干净,以弟子之礼,在黄金台上拜邹衍为师,并且修建馆驿请他居住,随时听取他的意见。
邹衍不仅是个理论高手,在实践方面也是王者。为了给燕昭王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邹衍经常去各郡进行实地考察。有一年的春天,邹衍来到渔阳郡,发现别的地方都已经是春风杨柳、春意盎然了,唯有此地积雪都没有融化,看起来仿佛时光还停留在冬日。渔阳郡城的寒气太盛,草木不丰,当地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
传说邹衍登上郡城南面的一座小山,吹起了律管,演奏春之曲,他一连吹了三天三夜。这座小山便飘来暖风,在明媚的阳光下,郡城冰消雪融,草木发芽,鲜花绽放。紧接着,整个渔阳大地变暖,百姓赶紧下地耕种。这一年庄稼长得特别茂盛,五谷丰登。邹衍还从全国各地找来了许多渔阳郡缺少、或者还没有的优良种子,教导百姓掌握识别、种植这些农作物的方法。从此,渔阳郡的百姓生活渐渐富足。
邹衍离开渔阳之后,百姓怀念他,就将他吹律管的小山命名为“黍谷山”。甚至在小山上为他修了生祠、立碑,就叫邹夫子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