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依爱卿。”皇上一听,也有道理。
“胡爱卿,你可愿意?”
“我没说的!”老胡答应的挺痛快。
“如此甚好,萧爱卿!”皇上又吩咐萧逸。
“臣在。”礼部侍郎萧逸赶忙出班施礼。
“你告诉高丽使者,就说朕国务繁忙,让他明日再来朝见。”
“臣遵旨!”萧逸叩头下殿去了。
议事完毕,永乐皇帝吩咐卷帘朝散,回转后宫暂且不表,再说东海王胡大海和丞相姚广孝。
刚下了金銮殿,老胡一把就把姚广孝的袍袖抓住了。
“姚老道,你又憋什么坏主意了?要见高丽使者,干嘛不在你的丞相府,非得跑我府里?还让我问,你陪着?是不是又要拿我老胡寻开心?不说明白了你就休想进我府里!”
“老千岁,你先把手撒开,这当着这么多人,成何体统!”
“别废话,不说清楚了我就不撒手!”
“得得得,您别急,容我慢慢跟您说,您先把手撒开。”
老胡把手撒开,姚广孝这才凑在老胡的耳边,耳语了一番。老胡一听,乐了。
“姚老道,我就知道你没憋着好屁。不过要想让高丽使者说实话还就得这么办!行,随我回府,一切都由你来安排。”
闲言少叙,等到了胡大海府里,进了大厅,分宾主落座,老胡赶紧吩咐家人把俩儿子找来。不大工夫,“粉哪吒”胡德济和“野人熊”胡强打外边儿进来了。
见礼过后,胡得继问他爹:“父亲唤孩儿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爹一会儿要和姚丞相在府里接见高丽国的使者,得用着你们俩。现在你们哥儿俩都听姚丞相的吩咐,记住了吗?”
“是。不知丞相哪旁使用,我兄弟定当效力。”胡德济又给姚广孝施礼。
“二位将军客套了。”姚广孝赶忙还礼。
那位说这姚广孝干嘛跟胡大海这俩儿子还这么客气。您别忘了,这哥儿俩可也是大明开国的功臣,跟随老主爷朱元璋打过天下。
那胡强还好说,打小儿就缺个心眼儿,是个浑人。所以在朝廷里也就是挂个名儿吃俸禄,平时就跟在胡大海的身边。
但胡德济则不然,现在在朝廷里也是身居要职,是领兵带队的大将军,又有他爹胡大海这层关系,姚广孝当然得客客气气的。
接着,姚广孝就跟胡德济、胡强兄弟二人吩咐了一番。二人领命出离了大厅,披挂整齐,从府里点齐了二百兵丁,直奔馆驿。
说到这儿,咱们先交代几句,到底高丽国此次来递交国书谨献国礼是为了什么呢?还真被姚广孝给料中了,他们还真是借粮来的。
来的时候,高丽国王千叮咛万嘱咐,此次进贡,必须得把粮食借来,否则非得挨饿不可。
返回头来,咱们再说说高丽使臣。这三位高丽使臣在金殿外等候了半天,也没见着皇上,心里就敲开鼓了。
回到馆驿以后,仨人坐下来一商量,到底能不能借到粮食,谁心里也没底。
本来想得挺好,今天见到皇上,把国书和国王的亲笔信一递,自己带的礼物又挺丰厚,皇上一高兴,就把粮食借给了。可没想到,皇上今天给了个不见面儿。
按说外国使者前来觐见,皇上应该马上接见才对,可在金殿外边儿等了半天,不单没见着皇上,连个像样的官员都没见着。
不知道这大明皇帝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因此仨人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
仨人正搁这儿唉声叹气呢,忽听驿馆外面的大街上人喊马嘶,紧接着就是院儿里脚步声音和甲叶子声响。
闻听三人就是一愣,可还没等三人回过神来,房门“咣当”一声就被推开了,从门外走进来两员大将。
就见为首的这员大将,身高九尺,头戴亮银狮子盔,身穿亮银麒麟甲,外罩素白缎战袍,肋下佩剑,大红中衣儿,脚踩虎头战靴。
往脸上看,面若银盆,眉分八彩,目似朗星,准头端正,大耳朝怀,四字阔口,牙排碎玉,三绺墨髯,胸前漂洒。
再看他身后的这员大将,跟前面这位年纪相仿,身量不算太高,但也有八尺出头,整个儿人看着就跟一筒石碑相似。
光头没戴帽子,高挽牛心发纂。身穿一件宽大的黑袍,脚下一双牛皮靴,背后插着一条虎尾三节棍。
往脸上看,面色黝黑,一字眉、大环眼,狮子鼻、火盆口,颌下一部短钢髯。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东海王胡大海的两个儿子。前面的是亲儿子“粉哪吒”胡德济,后面的是干儿子“野人熊”胡强。
进得门来,就见胡得继抱拳道:
“三位使者,某家胡德济,现奉我父,恕个罪儿说,东海王胡大海胡老千岁之命,请三位使者过府回话。三位,跟我走一趟吧!”
闻听此言,高丽的三位使者心里就是一哆嗦。心中暗道:我等这次出使大明,是为了见皇上,递交国书。可这皇上还没见着,这东海王找我们过府回话是什么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为首的一位使者赶忙上前施礼开口:“胡将军,我等具是高丽外臣,若私下拜见大名的王爷,恐怕于礼法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