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隆点头,心里一遍遍想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不如设太学祭酒一职统管太学及郡国学校,他……”刘隆深吸一口气,道:“能则上,无能则黜。”
罢黜下来当个朝廷装点门面的吉祥物,或者人才再利用,去教导学子,总不能白白空置。
邓绥闻言,看见刘隆一脸不忍外加心痛的表情,笑起来道:“你换个角度看,他若是孝廉,又有才华,你会任用吗?”
刘隆闻言认真想了想,肯定道:“会。”
邓绥劝慰他道:“考试虽然在很多时候能证明一个人的才华,但是——”
邓绥顿了一下,看着刘隆认真道:“挚恂不需要,他教出马校书郎这样的人才已经说明了他的才华。隐居不仕,不慕名利,甘于平淡,这已经证明他的品性。有才有德,焉能不任用?”
“什么是识人?这就是识人,能一言断人富贵生死者少之又少,对于普通人而言,识人无非就是观其言察其行而已。”
刘隆愣住,邓绥继续道:“挚恂的过往行为,我与隆儿都已知晓,又与他面谈过,知他心思通明,博学多才,胸有丘壑。他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至于隆儿所担忧的做
不好,隆儿不是已经有想法了吗?”邓绥笑起来,柔和的目光看着隆儿,道:“多给大臣们一些信任,时间会证明一切。”
刘隆的心中蓦地轻松下来。身在东汉,他老是将半知半解的明清和现代知识带进去。
然而他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刚刚起步的东汉,是才脱离先秦贵族政治的东汉。不能与现代乃至明清,一概而论。就是读书人,东汉与后世相比要少很多。
“我明白了。”刘隆郑重地回答道。
邓绥闻言笑起来,挥手让刘隆回去继续上课。自己则叫来曹丰生,让她拟了任命挚恂为太学祭酒并主管教育的诏令。
次日,挚恂还未上书,就接到诏令,脸上露出笑容,对恭贺他的女儿道:“没想到陛下与圣上的效率这么高。”
挚谷兰笑着道:“不是陛下与圣上效率高,而是阿父有才。阿父之才,犹如锥立囊中,即刻脱颖而出。”
挚恂闻言心中畅快,将圣旨收好,突然想了一句:“这太学祭酒比千石,归太常管……嗯,我记得杨震好像是太常。”
挚谷兰点头,掩口笑道:“你前几日还推了人家的拜访,现在杨公成为了你的上司。”
挚恂不以为意:“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杨公是君子,自然不会在意些许小事。”
说罢,挚恂对挚谷兰道:“我在京师不熟悉,你托人替我找一处住所。如今我已当官,不能长住马氏之宅。”
挚恂只有挚谷兰一个女儿,挚谷兰刚想要反驳,但世俗对阿父住在自己家必有异议,遂没有劝阻,道:“阿父,这事交给我就是,只是以后你要多来马家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