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伦闻言,道:“城郊道路崎岖,让奴婢带陛下骑马可好?”
刘隆道:“好,劳烦尚方令了。见了外面的人,你们不必叫朕圣上,叫朕二郎即可。”
众人应了。
蔡伦带着刘隆上马,两人共乘一骑。刘隆坐在马上,看到外面的庄稼,极为惊讶。
在他仅有的印象中,天旱了,小麦都是卷着叶子一株挨着一株无精打采。
但眼前的景象竟然是晒得发黄的小麦稀稀落落地分布在田地里,地面龟裂。
贫瘠的土地上,偶尔可见三五个佝偻的身影,低着头提桶,一瓢瓢地给庄稼浇水。
刘隆看到此景,心里五味陈杂,之前的荣耀和自得离他远去,只留给他一片干旱龟裂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二郎。”蔡伦的呼唤叫回了刘隆的心神。
刘隆强颜欢笑道:“我们再去看看。”
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在苟活。
刘隆走的这条路一侧是小河渠,路上的杂草一片枯黄,但河渠近侧却是十分葱郁。
葱郁的杂草几乎将河渠里面的水掩盖住,边上有几个男女正在打水往田地里提。
这些男女皮肤黝黑,穿着短褐,踩着草履,听到马蹄声抬头望去,见是几个贵人模样的人经过,只看了一眼,就继续打水。
蔡伦低头,对刘隆道:“二郎,要下去看吗?”
刘隆点点头,蔡伦先下马,然后将刘隆接下去。马车里的人看到刘隆下来,也都跟着从车里出来。
“二郎,不要太靠近水边。”蔡伦提醒道。
刘隆站在河渠边上,伸头去看水位,淡绿的水静静地趴在河渠里,偶然有几只蝌蚪水虫荡起一圈圈涟漪。
张衡走到刘隆身边,叹气道:“百姓生活艰难呀。”
刘隆突然转头
,看完张衡看蔡伦,眼睛亮晶晶的,道:“你们能制造出灌溉的工具吗?”
张衡听了,抬头看了眼河渠,又看看提水的农人,思索道:“这里位置太高,送不上来水。若是这河渠中的水与田地位差不大,就可以引到毛渠,灌溉田地,而不是一桶一桶地来提。”
蔡伦也道:“难处就是如何把低处的水送到高处。去年冬天,雒阳整修河渠,但水闸只修了一小部分。这地方高,估计附近无水闸,水进不来。”
刘隆若有所思地点头,想起了高大的水车,道:“能不能做一个器具,将水提到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