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监控力度之下,大大震慑了地方官吏勾结地方士绅,让他们绝掉了想要趁着大灾期间趁机大发横财的念头。
当地灾民们在得到了有效的赈济之后,一个个都对当今圣上和朝廷还有官府是感恩戴德,原本这些地方的百姓,因为之前自封燕王的高开道一直控制着这一带,直到武德七年的时候,才被平灭。
唐军和高开道的叛军曾经在这一带经常拉锯式的交战,给这一带的地方百姓造成了比较惨重的损失,再加之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也是从这一带出兵的,使得北方这一带在数十年之间,民生凋敝,人口十不存一,许多村子都人去屋空被废弃。
另外还有许多村子的百姓,男人都被拉去当兵了,战后男人大量的死亡,造成了村子里只剩下了老弱妇孺。
所以这一带的百姓对当下大唐朝廷,并无多少归属感可言,一直以来这一带都是穷困之地,匪患遍地。
但是就在这次大灾之中,当地百姓原以为他们这次肯定又要饿死很多人了,可以说是陷入到了深深的绝望之中,甚至都懒得逃荒去了,只是呆在家里守着家里的人一家人默默的绝望中等死。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官府这次居然迅速的开始赈灾,先是在各村设点施粥,先维持住了他们的性命,吊住了他们一口气,接着就开始源源不断的运来了赈灾粮。
虽然这些粮食多为陈粮,另外里面也有不少红薯干之类的粮食,煮了之后口感并不好,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已经快要饿死的人来说,谁还会在乎好吃不好吃呢?有吃的能活下去就谢天谢地了。
于是这些绝望的灾民们再次燃起了希望,开始重新审视起了当下的这个大唐还有现在的这个皇帝。
此次赈灾朝廷官府都很是卖力,还派了暗查使督查赈灾之事,抓了一些贪墨赈灾钱粮的官吏迅速将其当众处决不说,还把本地几家屯粮不售,哄抬粮价以及和贪官污吏勾结贪墨钱粮的地方豪绅给抄家问斩。
这一下当地百姓顿时就对当今朝廷和皇帝陛下转变了看法,一个个对当下的大唐朝廷和皇帝李二是感恩戴德,再也没有了怨气。
除此之外,朝廷还派来了精锐唐军,驻守在当地,一边招降山贼,一边对于冥顽不灵坚决不肯投降官府的山贼进行扫荡,使得为祸一方的山贼之祸迅速的得到了镇压,更是让这些灾区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
于是乎原本对大唐并无多少归属感的这些北方地区,迅速的就凝聚起了民心,彻底归心于当下的大唐。
而此次北方赈灾,南粮北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很短时间之内,大批南方富裕的稻米通过海船,走海路被转运到了北方,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关键是通过海路将南粮北运的过程之中,运费却相当低廉,小一些的海船少则能装运数百上千石粮食,大一些的海船则能装载两三千石粮食,而途中消耗却很少。
这样的耗费,比起走陆路运输,简直是不值一提,就连比起走前隋时期修建的京杭大运河,用运河中的槽船运送粮食的耗费也低了非常多,这在以前是没人敢想的事情,但是却在这次赈灾之中实现了。
这次赈灾行动,也震惊了朝野不少人,让他们意识到了海运业巨大的潜力,除了在经济方面,甚至还有军事方面,以后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