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勋贵人家都是靠老太太才能保住爵位门楣,煊赫百年的四王八公早已变成了一王二公,没过两天,就只剩下北静郡王府老哥一个了。
这场祸事由皇家而起,太子妃不好出面吊唁,只能由黛玉顶上,司徒澈要协助萧启处理忠信亲王谋逆的后续,同样不得闲,只好把孩子送去外婆家,交给贾敏照顾。
贾敏一直对女儿女婿把着孩子不放颇为怨念,见两个小的终于服软把心肝宝贝交出来,她乐得就差仰天大笑了。
她高兴没几天,皇上就下了谕旨,命小孙子司徒宇进宫读书,每天按照上朝的时间进宫,念在他年纪尚小,三天可以休息一天。
全京城的人正屏息等待皇上如何处置谋逆之人和忠信亲王,没想到第一道谕旨竟是宣小孙子入宫读书。
大家都知道太子的长子只是个寻常孩子,说不上多笨,也不聪明就是了。
福亲王府的小王爷却古灵精怪得很,能说会道长得还漂亮,皇上把这样两个孩子放到一起养,分明是在打太子的脸。
想到这些天一直未露面的太子,所有人都在心里打了个突,咬住舌尖不敢再往下想了。
黛玉对皇上的决定虽有些不满,也没到撒泼打滚不许孩子进宫的地步。
皇上显然知道她的底限在哪里,只命小孙子每日进宫读书,过了申时就能出宫回家,没有让宇儿长住宫中,让他们母子分离的意思。
黛玉只好安慰自己,宫中都是名师,正好省去给儿子找先生的麻烦,男孩子每天跑一趟全当锻炼身体了,上辈子谁小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
司徒澈听黛玉说着自我安慰的话,好半晌没出声,黛玉还当他睡着了,俯身看时才发现他满脸泪痕,不知哭了多久。
黛玉好笑的转过司徒澈的身子,把人抱在怀里,安抚道,“去宫里读书没那么可怕,你要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啊。”
司徒澈哽咽道,“宇儿这一去,就要走上另一条路了,父亲显然是对太子不满,拥趸东宫之人大多被俘,暗中使力的人父亲也不打算放过。
他分明是想越过我们兄弟,把目光放到下一代身上,宇儿要是顺利还好,万一落败了,太子是绝不会让他活着的。”
黛玉捧起司徒澈的脸,语气坚定道,“正因为如此,我们做父母的才更要努力,维持好我们身边的势力,至少要做到即便太子登基,短时间内也不敢对宇儿出手,大不了远走天涯,攻打下一座小岛,继续过我们的逍遥日子。”
司徒澈破涕为笑,抱紧黛玉喃喃道,“怎么什么事到师姐这里都会变得很简单。”
黛玉笑道,“本来也不难啊,你算一下我们手中的资源就能知道,要论争皇位,我们比太子有优势多了。
忠顺亲王家的郡马贾葳是我侄子,义勇郡王妃是我手帕交,定国公萧启和夫人穆月辉同样与我们交好,户部尚书是我爹,从家里出去的子侄遍布朝野,天下军队用的是我们生产出来的军械,百姓家用的也是我们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