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爵夫人出身神武将军冯家,冯唐是兵部郎中,手中权力有限,除了喜欢打猎,并无劣迹。
独子冯紫英未及弱冠,其人很有些侠气,好为朋友出头,城中纨绔哪次打架都少不了他,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也算是个不错的孩子。
次子戚建耀由科举入仕,取的是坐师前礼部左侍郎之女,如今只有娘家大哥在大理寺当个从五品小官,族中再无出息的人物,整体来说还算规矩。
家中长子娶的是大理寺主事之女,成亲十几年未有子嗣,几房妾室也一无所出,只有个童生的功名在身上,为人还算老实。
看过戚家的情况,皇上都替两兄弟头疼,戚家再这样下去眼瞧着就要绝户了。
戚家姑娘当了太子妃,外戚的麻烦是没有了,他的嫡长孙大概也没多少希望了。
皇上看到攥着拳头走进来的太子,更加头疼了,听他讲了与戚姑娘的共事经过,并表明心迹请旨赐婚。
皇上沉吟片刻才道,“为父也希望你能跟心爱之人相伴终身,戚家姑娘的出身没问题,既然你想她当太子妃,朕就成全你。
但身为太子,你还要担负起延续皇族血脉的重任,如今两个庶妃一个侧妃都是封给大臣看的,你不喜欢便罢了,我会在你大婚之前另指一个侧妃和两个庶妃,你看中了谁也可以跟我提。”
第240章第二百四十章
太子并不排斥纳侧妃和庶妃,身为储君,他早已把责任刻在心里,不可能像小弟那样任性,即使面对心宜的女子,也不会让他稍有动摇。
翌日早朝,皇上先是嘉奖了山西巡府抗击春旱有功,赞扬其女随父亲赶赴乡间,帮助地方打井自救,堪称闺秀楷模,册封戚氏静慧为召平乡主,以彰其功。
很多朝臣听到这里都皱起眉头,自从新帝登基以后,女子抛头露面都快成常态了,皇室的公主王妃整日到皇家作坊里供职,反倒把几位驸马撇到一边,此举已经让朝堂和民间颇有微词了,皇上再大加封赏,天下女子岂不是都要不安于室了么。
再说封赏的事,二皇子妃几年前以男装暂代二皇子在工部研制自行船,以自行船在近海海战的重要性来看,二皇子妃算得上是临危受命,县主封号受之无愧。
戚氏女随父抛头露面还可说是不放心老父,赞其是个孝女也便罢了,万不可受此重赏。
正当有人想出班反对时,皇上的第二道谕令让朝堂上直接炸了锅,听到皇上封召平乡主为太子妃,几位大臣直接站了出来。
礼部右侍郎抢先道,“皇上不可啊,戚氏女不守妇道,抛头露面,册封乡主已然过份,这种女子如何能当得起太子妃之位?”
皇上嗤笑道,“朱大人所谓的妇道又是什么?难道尽孝,忠君,不在妇道之内么?”
户部尚书赵大人抢前一步跪倒,高声道,“女子应该贞静为本,戚氏女不安于室,如何能成为天下女子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