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的父亲是平城侯次子,夫妻俩早年遇到天灾双双遇难,一直由平城侯教养长大,比湘云大了四岁,去年刚过了童试。
即使孙子命硬到能克死双亲,向家也没打算放低结亲的要求,拖到那小子都十七了还没订人家。
直到有人帮他们跟史家牵线,全面考虑过史家和前朝后宫的关系,向家才派人登门求亲。
向家在勋贵中是属于比较低调的,一直在直隶看守海塘港口,很少与京中官员来往,林海也不了解向家的具体情况。
这时司徒澈已经大好了,重新开始到风扇作坊上班,但大半精力都放到了修筑山庄上。
风扇作坊扩建到最开始的一倍大,距离山庄更近了,骑马用不了一盏茶工夫的就能到。
上山的碎石路已经修好了平缓的台阶,旁边还有用于拖拽重物的滑道和绞盘架。
台阶尽头是两扇开在巨石旁边的大门,司徒澈听修仙传上瘾了,把大门设计得古朴简约,好似世外仙山的山门。
门后是依山势而建的两重建筑,一重是在下面的大平台上,几座殿阁舒展大气,面向远处重山的一面错落着露台竹楼,坐在里面远眺山中景致,真似登仙一般。
有水帘在竹楼边奔流而下,水帘后还隐着一个石洞,上书水帘洞洞天,把黛玉看得直乐。
上一层的泉眼边是小小巧巧几个楼阁,有飞桥廊台彼此相通,泉眼处的水潭也扩大了少许,上次用来烧烤的乱石滩尚在平整中,其余地方已经基本竣工了。
司徒澈的品味无可挑剔,黛玉只有赞叹的份,司徒澈却对她全权放手的行为有些不满,两人的家就应该一起修建才是,结果她却当了甩手掌柜,除了让他看着办,一点主意都不肯出。
黛玉好话说了一箩筐,拼命夸司徒澈能干,好不容易才把人哄高兴了。
第232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庄可以住人时已经到九月初了,此时远山已被霜色染出浅红,微风扶过群山,好似彩石掉进了水潭里,泛出层层叠叠的缤纷色彩。
司徒澈被山色所迷,在阁楼上一坐就是小半天,还将最临近山边的听风轩改成书房,说是在这里画修仙传有在门派里修真的意境。
黛玉担心他吹了冷风会生病,就请琉璃师傅依着窗户尺寸烧出大片的透明琉璃,厚一些颜色浊一些都没关系,装到窗户上能赏景又吹不到风就行。
把琉璃烧成板状很容易,将烧化的琉璃液倒在模具中,再用滚子擀出来就行了,提高透明度却难如登天,还是司徒澈请来工部的老师傅,试验了三个月才成功,顺便还把放大镜给弄出来了。
第一个装上琉璃窗的不是他们的山庄,而是皇上的御书房,换上透明度极佳的大片琉璃,书房内立即亮堂起来,冷风也无法从边边角角吹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