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海叹道,“绘儿好歹不用愁生计,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遭的罪更多,能高中者又有几人呢。”
黛玉对此不置可否,在当下能上得起学堂的都算不得寒门,考上秀才以后来钱的路子更多,举人至少也能混个小地主,她实在看不出值得同情的地方。
黛玉送走了爹爹才出门,马车停在路口等着司徒澈从宫里出来,再一起往城外作坊走去。
司徒澈也在关注放榜的事,说到那些应考的学子,语气中满是叹息和同情。
黛玉就根据朝廷对举人的供给和免税等政策,给他算举人一年能有多少收入,两三百两都算少的。
司徒澈天天出宫,很了解宫外的物价,两三百两足够养活一家几口还有节余了,禁卫军的小什长一年才一百五十两,那为何很多赶考的学子看上去都凄凄惨惨的。
黛玉笑道,“谁知道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放到举人身上应该是成立的。”
中午休息时榜单才传到城外作坊,看到一百九十六名上是张绘的名字,黛玉仔细看了遍祖籍等考生信息,才敢确定是自家表兄。
于六奇怪道,“你表兄高中了不是喜事么?你怎么这副表情?”
黛玉干笑道,“我爹和二叔都认为表兄的水平照中进士还差一截,家里连私塾都帮他找好了,让他边教书边备考,结果人家不仅中了,成绩还不错,这不是一时反应不过来么,道贺的礼物也没准备呢。”
司徒澈走进屋里,问道,“你们在说牛伯期么?那小子中了第十名,殿试再发挥一下,弄个探花也不是不可能,都能赶上老师当年了。”
黛玉是从后往前看的,听了司徒澈的话才去看前几名,第十名上果然是镇国公家的嫡长孙。
于六却指着第六十名,轻声问道,“这个高奇出身山西,是皇后娘家人么?”
司徒澈伸头看了下祖籍,摇头道,“应该不是吧,承恩公家祖籍在山西大同,这人顶多算是同宗的。”
于六闻言似笑非笑的勾了下嘴角,眼中全是等着看好戏的神情。
第215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黛玉瞪了好友一眼,让于六别把幸灾乐祸表现得如此明显,高家再如何落败也是承恩公府,跟他们杠上对于家没有半分好处。
于六调皮的向黛玉衿了下鼻子,随即就恢复了正常神态,又扫一遍会试榜单,见再也找不到山西出身的高姓进士了,心中暗自解气。
高家仗着皇后和大皇子的地位稳固,去年竟打起了接任两广总督,掌管广州海外贸易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