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姑娘瞪圆了眼睛,惊道,“什么意思?你又不考探花,上什么课。”
黛玉叹气,“字面意思,师公每晚都会给我理书,过了正月就要正式讲四书了,每天功课也是少不了的,家里两个伴读都吓跑了,要不你顶上吧。”
于姑娘疯狂摇头,她才不要跟王阎王读书,满城里打听去,王大人才到扬州几天,除了自家祖父,那些官员就没有不怕他的,她傻了才会往火坑里跳。
穆月辉用帕子捂着嘴,笑得前仰后合,旁边坐着的唐姑娘侧了下身子,帮小妹妹们挡住长辈的视线,她们这样笑闹,要是被看到了回去肯定得挨训。
几人说笑一阵,又询问唐姐姐何时办及笄礼,于姑娘还指着黛玉说这家伙是财主,想要什么礼物尽管开口。
其实她们更想知道她已经十五岁了,怎么连打算议亲的风声都没传出来。
唐姑娘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出黛玉几个的意思,她微微叹了口气,勉强笑道,“家里不急,过两年还没结果再议不迟。”
黛玉三人秒懂,唐家是想要送这位才情兼备的清秀佳人进宫,又不敢提前下注,两年后夺嫡要是还看不出结果,才考虑送她出门,反正唐家权高位重,不怕找不到好亲事。
黛玉笑道,“能在家里多留两年是好事,嫁了人就没这么自由了,我外祖家的两个舅妈都是当祖母的人了,还得站着侍候老太太用膳呢。”
穆月辉也露出苦笑,“我娘在祖母面前也是这样,女孩儿在未出阁前都是金枝玉叶,嫁了人就变成了残花败柳,还不如出家算了。”
唐姑娘好笑道,“什么残花败柳,不要乱说话,不过听你们这么说,我心里就好受多了,明明到了年纪还不出阁,我好怕被人笑话,都快要没脸见人了。”
黛玉哼了声,“理那些人作甚,她们在婆家水深火热,自然见不得你逍遥自在,不过是明着笑话暗中嫉妒罢了。”
小姐妹们在宴会上吃喝闲聊,又约定元宵灯会一同赏灯,天黑前才随各自父母告辞离开于家。
到家后先各自回房更衣洗漱一番,而后全家齐聚花厅,开始交换情报。
在宴会上每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很多重要情报在无意的闲聊中都会露出端倪,相互印证一番或许能有大收获。
听黛玉说唐家要送最小的姑娘进宫,却拿不准夺嫡之争的胜利者是谁,只能让孩子虚度青春,长辈们都露出鄙夷的神色。
黛玉对唐家的事只是顺便提一嘴,她最在意的还是包姑娘几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