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的帝王如是,天上的玉帝也没有什么不同。
该仁慈时菩萨心肠,该狠心时雷霆手段,正是为君的王道。
他们虽然也会因曾同为人而产生兔死狐悲的唏嘘,但并不排斥玉帝的做法,甚至认为这种行为有其内在的必要。
只是这些心照不宣的手段,公然被云幕广而投放,总觉得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最终,还是郡侯打破了沉默。
他擦了擦脸上的泪和额上的汗,看向孙悟空,问道:“长老,不知云幕所说的法子可行?”
孙悟空瞥了一眼天蓬,看见那头野猪频频向他点头。
他沉默了半晌,点了点头。
郡侯如同听见了金科玉律,连忙躬身告辞,匆匆按照云幕上的行善之举一一布置下去。
玉帝高坐灵霄宝殿,众仙卿皆是与他方才同看过云幕的,此时都眼观鼻鼻观心地立在殿里,半点粗气也不敢出。
这事儿虽然谅那些凡人也不敢怨怼,毕竟是郡侯有错在先,但若是真的深究起来,玉帝也不能说完全无过。
毕竟身为英明的君主,看见下界有言行不恭者,当首先自省平日是否德行有过,其次再深入了解一番缘由,最后再定如何处罚。
可是玉帝,生气也是真生气了。当下就下了处罚,还是要凤仙郡郡民死绝的狠活。
说得轻些,就是决策武断,说重了,那就是草菅人命,昏君一个。
还好仙卿之中,不像如今人皇身边有个魏征,大家都默契地没有跳出来指着玉帝鼻子上奏,多少替玉帝挽救了些许的面子。
玉帝也十分郁闷。
他能执掌天庭这么久,自然不是什么昏庸之辈。对待下界百姓虽然算不上有求必应,但也体察民难,不时有纾困之举。
三日前他原本心情大好地出巡,正想一览人间山光水色、民风淳朴,就看见有人掀了供桌,还叫狗来吃那些贡品。
这不是骂他是狗么!
犹如喜滋滋走在大街上,当头被人扇了一耳光。
身边前前后后跟了一群仙卿,都在那束着手议论纷纷。玉帝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地疼,又红彤彤地烧。
和全天下绝大多数或者说几乎所有君王一样,面子,或者说权威,是绝对不容挑战的。他条件反射一般,召来四位天师,定下了米面灯三罚。
四位天师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