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马三立老先生的公子,“少马爷”马志明先生的到来,更是为这场演出增添几分传奇色彩。
在演出间隙,“少马爷”特意上台,对郭得刚赞不绝口。
言辞间流露出对这位年轻后辈的赏识与鼓励。
这让郭得刚受宠若惊。
要知道,“少马爷”的艺术造诣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且为人个性十足,极少出席此类场合。
能得到他的当众夸赞,对郭得刚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幸和鼓舞。
望着台前堆满的花篮,以及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的掌声,站在聚光灯下的郭得刚,心中涌动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感慨。
这一刻,他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所有的付出与努力,在这一刻都得到最美好的回报。
演出一直持续到深夜十一点,才在观众们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
这场天津省亲专场,也成为德云社走向辉煌的起点。
从这一晚开始,郭得刚和德云社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支在燕京默默坚守传统艺术的团队。
。。。。。。
李吉早早地坐在台下,心中充满期待。
李吉并不知道郭得刚在演出前曾有过紧张与不安,但从观众反应来看,这场演出无疑是成功的。
观众们的笑声、议论声此起彼伏,整个剧场都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与兴奋。
郭得刚身穿传统大褂,胖乎乎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机灵的眼睛。
每当他开口,便能引来满堂彩。
小黑胖子的相声风格独特,语言幽默诙谐,表演生动自然,总能在不经意间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
不仅仅李吉。
坐在观众席中的其他朋友也都看的很开心。
比如袁鸿,是一位热衷小剧场演出的资深观众。
他原本只是卖李吉个面子,没想到却意外观看了一场如此精彩的演出。
望着台上那个胖乎乎、却充满魅力的身影,袁鸿心中感慨万千。
他仿佛看到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曙光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演出结束后,灯光渐渐柔和,观众席上的掌声依旧余音绕梁,袁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特意上台,穿过簇拥的人群,向小黑胖子伸出了手。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
袁鸿眼神中充满赞赏与期待,他感慨万千地对小黑胖子说道:
“你的才华和魅力,真是让我们看到了相声艺术的无限可能。”
“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你能够坚守传统,同时又不失创新,真是难能可贵。”
“我们会继续支持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相声这门艺术。”
小黑胖子闻言,脸上绽放出憨厚而又自信的笑容。
他回应道:
“感谢您的支持和肯定,袁老师。”
“我深知自己的每一点成就,都离不开观众们的喜爱和媒体朋友们的推广。”
“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欢乐,让相声这门艺术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场演出,京城剧评人水晶也在场。
他回去后便迫不及待地撰写一篇名为《非主流相声的剧场化生存》的评论,发表在新京报上。
水晶是袁鸿的好朋友,也是北剧场开办的元老之一。
他的评论深入浅出,既肯定了小黑胖子的艺术成就,又对传统相声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而史航,这位内地知名的男编剧、策划人,也在连续听了小黑胖子的相声后,深受触动。
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精心写成《谁是郭得刚》等三篇长文,收录在京城著名文化传媒人张立宪出版的《读库》里。
史航的文笔犀利,见解独到,他的文章无疑为小黑胖子和传统相声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可。
如果说袁鸿、水晶、史航等人的发声,像是一股股清流,引起更多人关注小黑胖子和相声现状的话。
那么柳颜在西瓜视频连番播出的系列视频,则像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为小黑胖子和传统相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西瓜视频德云社天津专场独家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柳颜趁机邀请小黑胖子做了一期访谈,名为《相声界的草根英雄——小黑胖子访谈》。
访谈开篇第一句,柳颜就毫不吝啬地称赞道:
“郭得刚是中国相声界的奇人。”
在自家公司访谈节目中,柳颜言辞犀利,敢于直言不讳。
她说道:
“郭得刚在普通老百姓中间名气或许还不大,但他却赢得了相当多资深相声迷的狂热追捧。”
“他的相声,既有传统相声的韵味,又有新时代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草根英雄”、“相声奇人”,都是柳颜对小黑胖子的定义。
也是她对小黑胖子艺术成就的肯定。
有了这些专访和报道,各家媒体开始迅速加入到报道小黑胖子和传统相声的行列中。
短短半个月内。
《青年报》、《京城晚报》、《京城青年报》、《京城娱乐信报》、《京华时报》等众多媒体都刊发关于小黑胖子的专访、报道。
这些文章和报道,像是一股股强劲的风,将小黑胖子这把火吹得更加旺盛。
也让传统相声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媒体的蜂拥报道之下,德云社的门票瞬间变得炙手可热。
原本就场场满座的盛况更是升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时间,一票难求成为京城相声爱好者们共同的无奈,甚至连站票也变得遥不可及,仿佛成了稀世珍宝。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德云社门外却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由于没有提前售票,一群群热情的“钢丝”们不惜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半夜两三点钟就开始在寒风中排队。
只为能够亲手买到一张当天的入场券。
他们脸上写满期待与执着,仿佛这张小小的门票,就是通往欢乐世界的钥匙。
此时的小黑胖子,在京城已经火透半边天。
他的名字如同春风一般,吹遍大街小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先前,柳颜的专访已经让小黑胖子名声大噪。
但李吉却觉得意犹未尽。
李吉渴望让更多人感受到小黑胖子的魅力。
于是,李吉毅然决定在西瓜视频上推出为期一周的小黑胖子相声专场。
每天两个半钟头,让全国观众都能一睹这位相声奇才的风采。
这个决定在相声界引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在以往,用如此长的时间播放一个相声艺人专场表演,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但西瓜视频是李吉自己的媒体平台。
他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任性!
如今,西瓜视频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节目播出后,小黑胖子的相声瞬间吹遍全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喜欢上这位来自京城的相声新秀。
他们被小黑胖子的幽默与才华所折服。
小黑胖子的知名度因此再上一个新台阶,他的名字在全国范围内传颂。
地方媒体们也纷纷闻风而动。
开始自发报道、讨论小黑胖子现象,试图揭开这位相声奇才背后的故事。
《南方人物周刊》和《新闻周刊》更是几乎同时推出小黑胖子的专题报道。
不约而同地选用他的照片作为杂志封面,足见其对小黑胖子现象的重视与认可。
与此同时,与《南方人物周刊》同处一个集团、影响力巨大的《南方周末》也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文化现象。
在文化版,用大篇幅的报道来深入剖析小黑胖子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意义,进一步推动小黑胖子在全国范围内的火爆。
至此,小黑胖子已经真正意义上火爆全国。
他的名字成为相声界的代名词。
网上有句更容易理解的比喻是:
小黑胖子红过超女李宇春,周笔畅,何洁这些人的总和!
红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