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根绳上的蚂蚱(2 / 2)

🎁美女直播

“德云社是相声回归剧场的根,不能毁了。”

“我们要用心去守护它,让它成为相声艺术的摇篮。”

每当有时间,侯三都会亲自前往德云社观看演出,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和对郭得刚的支持。

在侯三的陪伴与教导下,郭得刚的相声之路越走越宽广,成为相声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随着德云社声名日盛,每一场演出的观众席位都渐渐变得拥挤不堪,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蕴藏的是无数颗热爱相声艺术的心,也是德云社众人辛勤耕耘后收获的甘甜果实。

虽然分到每个人手上的钱不算太多,但那份由衷的喜悦与成就感,却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每当夜深人静,德云社后台总是洋溢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和谐与融洽,这里就像是他们共同的家,温暖而又安心。

李菁、何伟、曹云金、徐德亮等人,心中还未生出丝毫异心,他们围坐一起,谈天说地,共同为德云社的明天描绘着蓝图。

郭麒麟,还只是个在后台穿梭嬉戏的孩子,偶尔被父亲或师兄们逗弄,笑得前仰后合,那份纯真无邪,让整个后台都充满欢声笑语。

这一天。

随着最后一场演出的落幕,德云社后台一角被昏黄的灯光温柔地包裹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未褪的兴奋与疲惫,空气中不仅弥漫着演出后的热闹余温,还有一丝丝微醺的惬意。

郭得刚刚从舞台上走下来,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却丝毫掩盖不住他眼中的自豪与喜悦。他的弟子们,小岳、烧饼等人,围在他身边,眼中闪烁着对师傅无尽的崇拜与敬仰。

“师傅,您刚才那段子,真是绝了!”

小岳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前一步,双手比划着,仿佛要将那一刻的精彩重现:

“我啥时候才能像您一样,站在那舞台上,赢得满堂彩呢?”

郭得刚笑着摇摇头,接过旁边弟子递来的毛巾,轻轻拭去脸上的汗水,语重心长地说:

“小岳啊,这相声艺术,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你得学会多观察、多体会、多实践。”

“你看那街头老太太吵架,听那菜市场里讨价还价,这些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咱们相声的源泉,都是艺术啊。”

小岳听得认真,连连点头,心中暗下决心:

虽然我笨,没天赋,但笨鸟可以先飞!

只要我肯努力,总有一天,我也能站在那舞台上,成为师傅那样的角儿!

不远处。

李菁、何伟等人围坐一桌,面前摆着几杯热气腾腾的茶。

他们笑着看向这边,眼神中既有羡慕也有期待。

“小伟,你说小岳这孩子,真的是干这一行的料吗?”

李菁压低声音,问何伟。

郭得刚教育小岳的话,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何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难啊,这一行还是很吃天赋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角儿的。”

李菁想了想,反驳道:

“天赋是一回事,但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

“老郭刚才的话也没错,相声这门艺术,就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只要小岳肯下功夫,未必就不能成气候。”

“话虽如此。”

何伟假笑一声:

“但有天赋的人领悟得更快嘛!”

“你看看那些成名的前辈行家,哪个不是靠天赋和悟性走到今天的?”

“努力固然重要,但天赋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关键。”

“哎呀,懒得跟你争这些。”

李菁摆了摆手,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

“我还是练练手吧。”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快板,动作娴熟而优雅地打起来,那清脆的节奏声瞬间填满整个后台,也仿佛在为德云社的明天奏响了一曲希望的乐章。

快乐的时光如同指尖流沙,转瞬即逝。

不过短短两日光景,小黑胖子——郭得刚,又在现场以他那独有的方式,毫不留情地“砸挂”骂人,一时间,风波再起。

这次,他的言辞犀利,直击要害,引得众人哗然。

不少观众,其中不乏辈分不低的前辈,纷纷摇头叹息,转而向他的师傅侯三告状,言语间满是不满与责备。

侯三闻言,心中五味杂陈。

他刚提醒过郭得刚,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快就又惹出事端。

夜色渐浓,月光如水,洒满庭院的每一个角落,也照进了侯三心房。

他决定,今晚必须与郭得刚好好谈一谈。

夜晚,庭院里静悄悄的,只有一壶热茶在两人之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侯三与郭得刚相对而坐,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老郭,你以后说话得注意点,别又让人抓住话柄。”

侯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锤子,重重地敲打在郭得刚的心上。

郭得刚微微点头,他知道师傅这是在提醒他,也是在为他担心。

相声界的风云变幻莫测,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但他心中也有委屈,有些人实在是太可恨了,让他忍不住想要出口反击。

“师傅,我知道轻重。”

郭得刚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会小心的,不再给您惹麻烦。”

侯三看着眼前的徒弟,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郭得刚的才华与不易,也明白这个行业的艰辛与复杂。

“麻烦倒也不算麻烦,就是老这样也不行啊。”

侯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

“老郭,我既然收你为徒,就会维护你。”

“咱们这师徒名分,圈里谁不知道?”

“让他们知道,就是要将来你走到全国各地去演出的时候,人家会关照你。”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同门情谊,人家会给你安排演出机会,这叫同门照应!”

“如果说你没演出了,或者遇到问题了,大家会凑凑钱,养你几天,让你有饭吃。”

“再不济,也会给你凑盘缠,让你回燕京。”

“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你的师门,有我侯三在!”

这段话听得郭得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自己的嘴给师傅没少惹麻烦。

以后,看来真的要收敛一些了。

侯三见状,心中稍感安慰。

但还是放心不下这个爱惹祸的弟子。

他想着,是不是该找谁再帮他一把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位于燕京繁华地段的德云社内,掌声、笑声此起彼伏,与门外的肃静形成鲜明对比。

刚下台的侯三站在舞台一角,眉头紧锁。

他身着一件深蓝色大褂,上面绣着金色云纹,显得格外庄重。

这几日,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想要让郭得刚这个才华横溢又爱惹祸的弟子更上一层楼。

可惜,一直没有头绪。

他与老搭档石富宽也商量过,但还是没有找到太好的办法。

他们在相声圈还能说得上话,但出了这个圈子,话语权就不大了。

石富宽的意思是,最好找个有钱有势又跨圈的人来帮忙。

但这样的人凭什么帮忙呢?

侯三心中暗自思量。

正当侯三发愁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悄悄走进后台。

侯三瞧见来人,当即一喜!嘿!

怎么把这位爷忽视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乔装打扮后的李吉。

这几天,李吉忙于手头剧本,好不容易忙完,便来这里散散心。

他刚在后台小黑胖子给预留的专席位置上坐好,侯三便凑了过来。

“李总,好些日子没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侯三热情地打着招呼。

李吉笑了笑:

“这不是怕打扰您嘛。”

“再说了,我就是来听相声的,顺便看看老郭有没有新段子?”

侯三拍了拍李吉的肩膀:

“李总,你来的正好,有个事儿想听听你的意见。”

“你是不知道,我这正发愁呢。”

“得刚这孩子有才华,但也得罪人。”

“我想着是不是让老郭再火一把,扛起相声复兴的大旗,这样那些同行是不是就不骂老郭了?”

李吉愣愣地看着侯三,心中暗想:

侯三爷也是真敢想啊!

同行为什么骂小黑胖子,还不是因为嫉妒?

指望小黑胖子扛起复兴相声的大旗,就不被骂了?

这怎么可能呢?!

不过,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李吉并不想操心。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

“这事儿也简单。找几个有身份的媒体人,继续曝光得刚,再制造点话题。只要有人持续关注,他就能更红。”

侯三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办法我也想了,但该找哪些媒体人?要花多少钱?”

“小记者没用,大记者人家也不稀罕捣鼓这些事儿啊。”

侯三叹气说道。

李吉笑着摆手:

“哈哈,这样吧,我倒是认识不少记者朋友,也不用花钱,就是几顿饭的事儿。”

“白送他们新闻素材,他们也会高兴的。”

“你就等好消息吧!”

侯三感激地看着李吉: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李总!”

“来,今儿个高兴,咱们一起喝几杯去?”

两人相视而笑,在后台隔壁雅间里小酌了几杯。

夜色渐深。

德云社的灯光依旧明亮,仿佛在为郭得刚的未来照亮道路。

而侯三与李吉的对话,也为郭得刚的相声之路埋下新伏笔。

李吉在娱乐圈的话语权还是很重的!

这也是侯三愿意拉李吉成为一根绳上蚂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