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筹备新公司外。
李吉剩下的时间,就是陪朱丽莎逛街、看电影,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这段时间的亲密接触,让朱丽莎心里一直美滋滋的。
她很容易满足,感觉自己超幸福。
几天后。
泰格和狮门影业都把合作的特效公司和搜集到的独立特效团队资料发给了李吉。
李吉坐在电脑前,仔细浏览着每一份资料。
资料很多。
李吉重点筛选懂技术,后台又不硬的独立工作室。
这样的团队更容易挖!
很快,李吉就把目光停留在一个成立三年的高精尖好莱坞特效团队上。
“这个团队的技术人员都很牛啊!”
“不仅是名校毕业,还参与了多部好莱坞电影特效制作。”
李吉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虽然技术过硬,但负责人貌似不擅长营销和运营!”
“据资料显示,为了攻关技术难题,已经负债累累了。”
“不过,这不正是我要找的吗?”
“嘿嘿嘿,就你了!”
有了合适目标,李吉第一时间联系对方。
对方一听李吉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当即大喜的邀请李吉当面聊聊。
李吉便开车带着朱丽莎,前往好莱坞。
很快就见到了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保罗。
保罗是个戴着眼镜的白人瘦子,性格有些内向。
他紧张地搓着手,很是拘谨。
“保罗你好,我是李吉,你可以叫我李。”
“这是我女友朱丽莎。”
“额,李,丽莎,你们好。”
保罗腼腆的笑笑,一看就是那种活在自己世界的理工男。
社交可能偏弱,但谈起自己的专业,那是滔滔不绝。
一番寒暄后。
李吉问了几个技术问题。
发现保罗果然很专业,甚至还提出3D这种超前的设想。。。。。。
李吉很满意:
“保罗,我听说了你们团队的情况,我觉得咱们之间有机会合作。”
保罗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激动道: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团队的技术实力绝对是一流的,只是……”
“只是缺乏资金和市场推广,对吗?”
李吉接过话茬,笑眯眯地看着保罗。
保罗尴尬地笑笑:
“额,就是这样。”
“老实说,我们的房租马上就要到期了,我正愁怎么办呢。”
李吉笑道:
“那如果我帮你解决这些问题,你愿意继续搞特效研发吗?”
保罗眼睛瞪得老大:
“当然愿意!这可是我的梦想!只是……”
“只是什么?”
李吉故作疑惑地问道。
“只是,这会很费钱……”
“哈哈哈!”
李吉哈哈大笑,爽朗道:
“花钱我不怕,怕的是搞不出结果。”
“只要你不放弃,我不仅会继续支持你的特效研发,还会让你尝试更多新技术,比如你刚才提到的3D技术设想。。。。。。”
“我相信,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保罗闻言大受震撼。
他没想到李吉竟如此有远见和魄力。
保罗当即激动地语无伦次:
“老板,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绝不会让你失望!”
李吉对保罗的态度很满意。
但在正式挖人之前,有些专业性的考察工作还是要做的。
李吉喝了口咖啡,笑问道:
“都说好莱坞的电影特效技术很牛,现在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提到技术,保罗立刻精神起来,给李吉科普道:
“说起影视特效,那得先从特效的发展历史讲起。”
保罗整个人气质都变了,权威专家附体:
“特效可不是近几年的新玩意,在电影史上,第一个特技效果出现在1895年的《玛丽皇后的处决》中。”
“1895年?”
一旁的朱丽莎瞪大眼睛,满是惊讶。
“那不是大清光绪年间吗?妈呀,那时候西方已经这么先进了?”
李吉表情没有太多波动,示意保罗继续。
保罗扭头给朱丽莎解释:
“但那时候的特效还是很原始的。”
“剧中女主角的斩首镜头是用一种【替换拍摄法】完成。”
“主要依赖的特效技术只是基本的摄影技巧,停机、叠印、两次曝光。”
“具体说起来,就是某个镜头正在拍摄中,先令摄影机停下来,让演员走开,放上道具,再开机,将停机前后的胶片连起来洗印,就造成人被斩首的特殊效果。”
“这种技术现在看来不出奇,但当时可谓鬼斧神工。”
听完保罗的解释,朱丽莎撇撇嘴: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难怪大清亡了。”
“差距也太大了。”
保罗见朱丽莎听懂了,就继续聊特效技术:
“到了1933年的《金刚》,电影特效实现了一大进步,尤其是将传统的停格技术发挥到极致。”
“你们知道吗,那头看上去有15米高的金刚,实际上身高不足半米,全靠特质的模型和停格技术。”
“还有呢?”
李吉笑问。
保罗越说越兴奋:
“1964年的《欢乐满人间》开始尝试真人和动画的融合。”
“演员在银幕前表演,然后用活动遮片把他们的图像从背景中提取出来,再制作动画背景,最后再把演员填上去。”
“这个技术路线,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绿幕抠像’技术的鼻祖。”
“因为光线是有红、蓝、绿三原色所组成,人的肤色偏红,所以拍摄时用绿屏或蓝屏,使用色和背景之间产生色差。”
“后期制作时,移除绿色或蓝色,再换成特效画面,就可以得到仿若置身真实场景的效果。”
保罗边说边比划,讲的很细致。
李吉和朱丽莎由此知道保罗是有真本事的。
选对人了!
“那现在的电影特效是不是已经无所不能了?”
保罗点点头:
“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特效已经进入现代化阶段。”
“现在的电影制作越来越依赖于电脑特效。”
“电影中的虚拟世界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真实。”
“就像正在制作的《攻壳机动队2:无罪》,演员穿上布满‘感应器’的服装,脸部也粘贴‘感应点’,随着他们的表演,感应装置会将相关动作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
“特效人员再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角色的动作。”
“从超级英雄电影到科幻、奇幻电影,视觉特效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还有大量动画电影横空出世,取得不俗票房!”
“比如迪斯尼,几乎每一年都有爆款电影!”
“总之,特效技术会是未来电影的主流!”
李吉笑了:
“说得好,未来想拍大片,最离不开的就是特效数码技术。”
“这也是我来找你的原因。”
“老板,我还没说完。”
保罗打断李吉,继续道:
“毫不夸张地说,CG特效几乎可以实现所有人类能想象出来的任何效果。”
“比如《星球大战》,它就是电影史上的奇迹。”
“太空大战等高难度镜头的拍摄,都需要运用运动控制摄影机系统,让摄影机能够精确重复同样的运动轨迹,方便合成镜头。”
“《异形》也是!”
保罗对好莱坞电影如数家珍:
“每个大的异形怪物都是人穿着泡沫乳胶外壳在装扮,不过每一部续集的异形设计都会有些许变化,以保持新鲜感。”
“《侏罗纪公园》更是第一次出现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
“这部电影被誉为新时期特效电影的起点。”
“还有《玩具总动员》。。。。。。”
保罗语气中充满敬仰:
“它是第一部完全由电脑生成的剧情长片,完美融合了喜剧与动作,为皮克斯带来巨大的成功,并向全世界展现了数字技术的无限潜力。”
说到这里,保罗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所以,特效技术真的很有未来!”
“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李吉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被保罗的话带入一个光怪陆离的电影特效世界。
见保罗终于说完了,李吉感叹道:
“真是难以想象,这些技术竟能创造出如此逼真的虚拟世界。”
“看来,电影特效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啊。”
保罗重重的点头:
“没错,电影特效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惊叹。”
“我预测,在未来五年内,特效技术会有更大的突飞猛进!”
“因为整个好莱坞电影工业有巨大的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技术创新!”
“就像《阿凡达》!”
保罗举例说道:
“卡梅隆导演一直想拍一个奇幻的潘多拉星球,一个完全由电脑生成的虚拟世界。”
“可惜技术一直不达标!”
“但卡梅隆先生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为此已经砸了一大笔资金!”
“我相信,《阿凡达》也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拍出来!”
朱丽莎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她忍不住插话道:
“我以前一直觉得电影就是拍拍人、讲讲故事而已,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
李吉笑着给朱丽莎解释:
“所以说嘛,看问题不能片面。”
“我们平时看到的只是电影的冰山一角,背后还有无数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
保罗再次严肃的点头:“是的。”
“电影特效虽然看似神奇,但背后却是无数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每一个特效镜头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尝试和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让观众信以为真的虚拟世界。”
说到这里,保罗的眼神变得有些深邃,
“而且,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我相信未来电影特效会更加惊人。”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在电影中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一模一样的虚拟世界。”
“甚至不用人类控制,那个虚拟世界就能自动修复,完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