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笑道:“也就过年这些日子。”
说完之后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你们两个要是有空的话,能不能帮我找找看看这附近有没有大点的院子,特别是院子要大。”
“姑娘用来做什么?”
“我要给他们请一个教书先。”
听到这句围在旁边不肯离去的那些孩子,眼睛顿时亮了,他们记得安姐姐之前说过的,只是管事姑姑说安姐姐已经做的够多的。
而且一般家庭的孩子也没有人人都去学堂的。
“又是租宅子,又是请先生,恐怕又要花不少银子吧。”但是看着安宁,一直以来都简简单单,十分朴素,身上连件首饰也没有。
随行的下人,也就那车夫。
身边的丈夫还要念书,也没听说她是哪门哪户的大小姐。
即便是陈大人,总共来过那么一次,也就捐了五两银子。
安宁想了想说道:“我在金陵街有间小铺子,今日没有了,下个月还会再来。”
怪不得。
“那我就替孩子们多谢安姑娘了,明日我就开始替你打听宅子,等有了消息我再告诉你,不过我看这件事并不容易,想要成事肯定得到年后了。”
“不打紧,最好能有妙善堂这么大,但前院的院子必须要比妙善堂的大两到三倍。”
“这……就你一个人拿主意。”当时看了一眼一直站在旁边的余承允。
余承允清润的笑了笑,“寻常在家这些事都是我娘子一人做主。”
方式被余承允的这个笑缓了神,说道:“安姑娘真是个有福气的,成!这件事就包在我们俩身上。”
余承允一向如此,安宁能搞定的事,他绝不插手过问。
这件事交代完后,安宁又陪着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连余承允都没听过,他也同样坐在旁边津津有味。
有寓言故事、还有典故。
安宁讲完阿愿讲,因为这些故事他来来回回都听了好些遍了,还不止这些呢。
他的记忆力又是极好的,还学会了融会贯通,讲完故事还会分析寓意,没有白费安宁陪他每日的亲子阅读。
小海听的时间短,记忆力也没有阿愿那么好,也陪着余承允,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安宁看着天色不早了,要回去了。
孩子们很舍不得,特别是小楚和蝶儿。
正当安宁牵着阿愿和小海走出门时,楚儿突然大声喊道:“宁儿姐姐,过年的时候能过来给我们讲故事吗?”
听了这话,管事王姑姑连忙说道:“小楚,别太不懂事儿,宁儿姐姐有家人要陪的,等她空了会过来。”
小楚低下了头。
安宁的脚步顿住,转身道:“好!不过得初二才行,按照习俗大年三十可是要待在家里的,初一要给亲戚拜年,所以初二才能来看你们。”
一听这话,孩子们顿时欢呼一片,“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