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小金库又有钱了(大章 )(1 / 2)

听到张玉斧说话,大家连忙停下来听他说,张首富现在在张家寨还是有点威信的。

不是因为他们家原来是张家寨头把交椅,而是因为首富这俩字。

见众人都安静下来眼巴巴的看着张玉斧,村长在边上催促道:“说吧,玉斧,你有啥好法子,说出来听听。”

“各位叔叔大爷,哥哥弟弟,我觉得吧,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修路是为了全村人,到时候咱有钱的就出钱,有力气咱出力气,就拿玉明哥来说,他手里现在没钱他就出力气,跟车一起去砖窑厂帮忙装货卸货总可以吧,像玉磊,他在我厂里上班,肯定没时间过来参加,那他就拿点钱。”

见张玉斧说完了,村长看向在场的诸位,“我觉得玉斧说得好,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咱们哪一家都不占便宜,你们觉得怎么样?”

“行,那就这么安排吧,村长,我们觉得也可以,在外打工没回来的就出钱,在家里能出劳力的就出劳力,咱谁都不占便宜。”

商量好了分工之后,村长就开始用大喇叭宣布决定。

张家寨村子的主路是东西走向,长度约为500米,全村有180户,除外打工的有110多户,剩下都是在家务农的,村长决定不出人的先收15块钱。

这个钱拿来支付张玉斧的运输成本,肯定是不能让张玉斧从中赚钱的,不然连着村长也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

开工时间就定在了六月初一,这时候地里的庄稼都种上了,大家正好都有时间。

“还真让你办成了,张首富可是咱张家寨的大能人啊,这都开始带领乡亲们修桥铺路了。”

“我看你是欠收拾,有这么擦挤自己男人的吗?”

“呦,还行,我以为飘起来了呢,还能脚踏实地,可以,看来我张桂兰没选错人。”

夫妻俩打闹了一会儿,张玉斧就去厂里安排张玉桥和弟弟,让他们这段时间多送几趟,六月初一开工,肯定要赶在开工前先去砖窑厂拉点煤灰碎砖头。

煤灰碎砖头现在花不了几块钱,堆在那里也是占地方。

所以哪里有盖房子垫地基的,到砖窑厂去只需要1块钱,就能拉一车,前提是自己装自己卸。

五月二十一,张桂兰生日。

张玉斧这天早早的就开着四轮出了门,先到街上定了个18寸的大蛋糕。

又去服装店给老婆买了一件花裙子,张桂兰已经两三年没穿过新衣服了,现在身上穿的还都是结婚时买的,一点都不时髦了。

给老婆挑了两件碎花裙子,一件蓝底白花的,一件粉底黄花的,张玉斧觉得都挺好看。

又去买了一台洗衣机,把这一年多存的小金库花的底朝天,就剩了十几块的零钱压腰。

张桂兰见张玉斧一大早就开着车出去了,说是去拜访客户,心情是有点低落的。

虽说中年人不过什么生日,但一句来自老公的祝福都没收到,她有点不开心。

直到该吃午饭了,听到院子外面传来四轮车发动机的响声,张桂兰出来看,才转悲为喜。

张玉斧开着四轮车,后面架子车上放着一台崭新的洗衣机,洗衣机边上就是那个18寸的大蛋糕。

“谁让你又瞎买东西了,洗衣机洗不干净东西,还是手洗的干净。”

张玉斧看出了老婆的小傲娇,“你看,买都买了,也不好再给人家送回去,你就先凑活着用吧走,进屋咱吃蛋糕。”

进屋一看,老婆已经做好饭了,给自己煮了个鸡蛋。

“今天咱不吃菜了,咱吃蛋糕,我特意买的大的,中午咱就吃这个,不然下午就该酸了。”

张桂兰微笑着解开绑蛋糕的绳子,张玉斧趁机拿出生日帽子,给老婆戴上,把蜡烛点上,“来,快许个愿。”

许完了愿,张桂兰开始切蛋糕。至于许的愿望是什么,她没说,张玉斧也没问。

切完了蛋糕,张玉斧拿出准备好的生日礼物,“生日快乐,老婆。”

“谢谢你,玉斧,我...”

“我都懂,来我抱抱。”说罢不等老婆再说话,紧紧的把张桂兰抱在了怀里,紧紧的,像要把她融进身体一样。

“撒手,你个王八蛋,勒死我了你好再娶一个是不是?”

“这才是我老婆嘛!刚才那个是谁?”

“我看你是皮痒痒,对你温柔点还不好?”

“不习惯而已,这几年你辛苦了,以后俺老张肯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张冬青此时被遗忘在了一边,他坐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的一幕,一句话都没敢说,要不说他聪明呢,这会儿闹人肯定挨揍。

切好了蛋糕,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了起来,张桂兰还回屋换上了张玉斧给新买的花裙子。

不施粉黛,佳人天成,那叫一个美。

给老婆过生日是张玉斧早就想好的,为此他攒了一年的钱,像搬仓鼠一样,一点点存的。

要是直接找老婆要钱,再给老婆买礼物,那还哪来的惊喜,花这么多钱出去,怕是高低要吵一架。

忙忙碌碌十来天,地里的活也干完了,村里正式开始修路,张玉斧和张玉桥带着村里十来个大小伙子,拿着铁锹、铲子,向砖窑厂出发。

由于之前就和砖窑厂的老刘说好了,等修完路一起结账,门卫也没拦着。

只是拿出个本子,拉一车就画一笔,记正字到时候好算账。

那边去拉砖渣,村里这边也没闲着,两辆手扶车拖着石磙在村里反复的在压路,村长还买了几车砖头,在路两边修了路沿。

那女老少百十口子一起干活的场景张玉斧也有几年没见过了,之前生产队的时候倒是常见。

自从分了地,各家顾各家,联系也越来越少了,除了跟自己家近门的还能聊几句,村东头住着的张玉斧,已经不认识这两年村西头刚出生的小家伙了。

“热闹啊,好几年没见过这场景了。”

“是吧,好好看看吧,估计以后就更见不上了。”见干爹在那里感慨,张玉斧连忙给他泼盆凉水,老年人怀念过去可不好。

村里修路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张玉斧也没有闲着,现在正是爬蚱产卵的季节,张玉斧早早的在门口摆上了好久未用的小黑板。

“收爬蚱卵,一条树枝1毛钱。玉斧,你还真打算养爬蚱啊。”

“那可不,我真打算养,让恁孙去找吧,找到带来给我,也能挣点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