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句极高的评价。】
【对于四处吊打周边国家的汉朝而言。】
【夸你长得像华夏人。】
【绝对算是把你捧上了天。】
【除了对罗马人的长相有概念。】
【汉朝人还知道罗马的政治制度。】
【而且这个认知相当靠谱。】
【与现实中罗马共和国的制度非常相像。】
【所居城邑,周圆百余里。】
【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
【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
【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
【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室宫发省,理其枉直。】
【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
【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
画面中的史记渐渐淡去。旁白的声音。
【除了知道罗马的政治制度外。】
【汉朝人还知道罗马的富饶。】
大汉对罗马的评价。着实算是高高捧起。
但是无数位面的王侯将相们。有不少都回过神来。
大汉的这一番称赞完全不为过。
老朱都能想到罗马延绵如此久。其他名留青史的皇帝自然也能想到。
天幕之中。弹幕亦是疯狂的滚动。后世之人的言论,覆盖了屏幕。
“维基上说罗马的奥勒留曾经遣使汉朝。”
“阿L伯是靠过路费强大的。”
“阿L伯就是在丝绸之路上收过路费的。”
“你我皆是罗马互为大秦。”
“有类华夏这句真体现了大汉的自信啊!”
“三月定理,古代王朝不可能有效统治需要3个月后到达的地方。”
“罗马使节到过汉朝。”
“汉打败匈奴,匈奴灭了罗马,所以汉强于罗马。”
“远交近攻是吧?”
“因为科技发展不行两个文明瓜分一片大陆很富余没必要打仗。”
“雄踞世界两端。”
“还有把匈奴打跑了,间接导致了罗马覆灭。”
“唐的时候我们不是叫罗马大秦吗,是相当肯定了!”
【虽然汉朝对于罗马的信息。】
【几乎全部来自于道听途说。】
【但是不得不说。】
【相比于罗马对汉朝的认知。】
【当时汉朝对罗马的信息了解的相当准确。】
【这个富饶的国家引起了汉朝的无限遐想。】
【所以东汉永元9年(公元97年)。】
【班超派遣特使甘英一路向西。】
【想要出使罗马帝国。】
【这是华夏官方第一次。】
【想要和罗马帝国直接接触。】
【但是这事吹了。】
【虽然华夏离罗马的疆域很远。】
【但是毕竟二者陆地互相连接。】
【并不1。8是完全走不动。】
【甘英从新疆出发。】
【一路经过中亚和伊朗。】
【到达伊拉克的安息帝国西界。】
【被安息国王截胡了。】
这段历史倒是为人所熟知。
最有可能让大汉与大秦相互了解的机会。就因为安息国王的一番劝说。彻底终止。
这之后大汉也抽不出手来。前往遥远的西方。
这结局让不少人都心声叹息。
若不是如此。后世之人岂会不断误解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