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恰好合适(2 / 2)

最终,一位实验员提议:

“如果这些都不是导致细菌大量死亡的原因,那问题会不会出在负责清洗器材的同学身上?要是器材没洗干净,也会让培养皿受到污染。”

他的话让大家恍然大悟,之前没人想到可能是清洗出了问题。

因为清洗器材是每位实验员最基本的职责。

大家都觉得应该不会有人犯这么基础的错误,所以都没往这方面想。

但在所有其他猜想都被排除后,最不可能的情况却成了唯一的答案。

大家都怀疑清洗器材的同学可能没有将器材彻底洗净,这才导致了细菌大规模死亡。

“那天谁负责清洗器材的,请自己站出来!”李振扫视了一圈,大声问道。

但是,没有任何人回应。

之后,李振向实验室里负责清洁的所有学生和研究人员询问,还是没有人承认。

这件事也情有可原。

毕竟造成细菌大面积死亡不是个小问题。

再者,这还是一种极为简单的操作失误引起的,没人愿意担起责任。

“查出来是谁了吗?”胥言问李振。

听到胥言的问题,李振摇了摇头,表示没人承认。

“都在我预料之中。”

胥言说道。

因为在实验室内发生这样的事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影响巨大。

万一其他实验室知道是因为洗具不干净而发生的,这个人恐怕再也找不到工作。

没有哪个实验室希望自己成果失败只是因为如此低级的错误所致。

“你知道那天具体是哪位清洗器材的吗?”胥言问李振。

按理说作为负责人,李振应该记得每个人的任务安排。

李振无奈摇头解释:

“清洗工具这事通常是谁有空就谁做,并非每天固定同一个人负责。

所以我也不确定当天是谁做的。”

通过这次事件,胥言意识到实验室内部的管理非常薄弱!为什么连每天负责清洁的人都没有固定的记录呢?保持仪器卫生可关乎到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我觉得我们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实在是太松散了,需要重新制定一个全方位的责任制。”

“每一天的工作分配与人员都要详细记录,这样才能确保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两眼一抹黑找不到负责人的事情。”

胥言向李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后,李振也认为这样做对于改善当前状态很有帮助。

“你的建议很棒,确实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实验室。”

他说,

“不过怎样具体实施这样一个制度呢?”

是啊,尽管责任制很好,但是设计一个合适的规则体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规则既不能过于宽松失去作用,也不能过严引起反感。

经过深思熟虑后,胥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先从制作一份日常工作手册开始做起,明确列出每个人具体的任务内容。

之后。。。。。。”

随后,胥言详细说明了关于责任制的多个方案。

最终,李振从中挑选了一个最为合理的方法并立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