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文治武功(2 / 2)

贞观公务员 余秦唐 2246 字 4个月前

“文可使得百姓明辨是非、通晓大义。”

“若无武,则无御。”

“武可使得四夷臣服,边关安宁。”

“文武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王朝不可重文轻武,亦不可重武轻文。”

……

大儒们对于建立武学院的看法,自然也是站在了他们的角度。

而他们乃是大儒。

自然也要以这江山社稷为重。

陈平安也在大唐邸报上面写了一篇文赋。

不过,他又是站在了另外一个角度上,谈论着武学院的重要性。

那就是保证大唐十二卫的将士们的纯粹性,保证他们的纯洁性。

因为大唐十二卫乃是一个特殊的官署。

这些将士们乃是大唐的英雄。

而大唐的英雄就应该是受到过教育,应该是更为忠君爱国,更为纯粹的人。

他们的脑海里面只有一个信念。

那就是保家卫国。

建立武学院,培育更多的将士们。

以后,大唐十二卫的将士们,每一位的出身,都应该是良民。

不管是名门之后,还是农户之子。

首先,这些人的父辈未曾有过违反乱纪之事。

罪徒之后不得入朝为官。

这一点,很早就已经施行了。

这并非是对谁不公平。

而是真正的公平。

因为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做某一些事情之前,就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没有了敬畏之心。

也就很容易冲动行事。

陈平安站着的角度,就是保证大唐十二卫的英雄们,每一位,都能够对得起百姓们对他的尊敬。

仅仅是这一个点。

就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以前,人若是犯了错,就直接发配边疆充军了。

看起来是惩罚。

毕竟,上了战场,生死难料。

但是如今的大唐不一样了。

建造了英灵殿。

所有为大唐战死沙场的人,都进入了英灵殿,都成为了英雄。

在这之前。

这些为大唐战死沙场的人,就算是生前有着什么过错,杀人放火什么的,也都笔笔购销了。

因为他们为了大唐的安宁而战,为了关内万千百姓而战。

他值得被人尊敬。

但是以后不一样,大唐十二卫需要的是精锐,需要的是纯粹的战士。

他们的心中要只保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家卫国。

故此,就不能再继续招收一些良莠不齐之人。

百姓们看完了大唐邸报,对于陈平安的言论,也是赞同的。

“必然是如此。”

“罪徒之后,岂能进入军营,除非他力大如牛,是一员悍将,可以为大唐而战死沙场。”

“不然,有一些人进入了军营之中,怕是还会把不好的风气也带进去了呢。”

“赵王说的没有错。”

“兵不在多,而在精。”

——

“俺的儿子就在军营呢。”

“当年,还跟着陛下一起亲征高句丽,如今也是一果毅将军。”

“俺家的儿子回来,那和以前都不一样,就好像是那小说里面的大侠,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行侠仗义。”

“俺家的活儿,他都给干了。”

“俺家同村的一些贫苦的人家,俺的儿子也会帮一帮。”

“俺家的儿子说了。”

“只要是人人都能伸手帮一帮,那么,这世上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贫苦之人了。”

“俺可是知道,他以前不是这样的。”

“这或许就是赵王说的纯粹性。”

“俺倒是很欣慰,大唐把俺的儿子教的这般好!”

随着一些人特意在人群之中举例子,做宣传。

很快。

支持建立武学院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大了。

百姓们对于大唐十二卫的将士们的看法,也都再一次有了一个良好的改观。

人心齐,泰山移。

不少人直接去武学院的工地报名。

纷纷表示。

就算是不给工钱,他们也愿意干。

不过。

太子李承乾也没有这么做,而是让人严格挑选。

符合的人,才可以进入工地。

他还亲自站出来。

到了工地上。

站在高台,大声地说道:“诸位的好心,我收下了。”

“不过,这武学院的工地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建造武学院,就和武学院教导学子一样。”

“不在多,而在精。”

“我不想以后学子们在武学院求学,却因为这建造的问题,出现什么乱子。”

“武学院必须要最好的材料,也要最好的工匠,建造一座一座最牢固的房屋。”

“若是自觉有一些不符合这要求的人,还是请回去吧。”

“不要耽搁了建造武学院的施工。”

有了太子李承乾站出来发话。

热情高涨的百姓们这才散开。

水泥石砖铺地。

花园、露天的操练场地,有着屋瓦的操练场地,教学楼、宿舍楼、露天擂台、屋内擂台……。

这些都是按照陈平安的提议建造的。

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因为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可能是大唐唯一的一座武学院。

毕竟,还是要讲究一个实际情况。

武学院的学子必然没有文学院的学子那么的多。

其实,陈平安还想要把科学院建起来。

不过嘛。

将作监如今已经算得上是科学院了。

工匠们也都会进行统一的上课,培训的差不多了,才会参与一些重大的项目。

所以,建造科学院的事情,还是给以后的人来做吧。

现在这个将作监模式,其实也不错。

没必要大费周章。

陈平安也只是负责提出建造武学院,以及对武学院的规划,做了一些补充。

具体如何建造,如何实施。

相信李世民、李靖、李勣等人都能够提出更好的意见。

术业有专攻。

陈平安也知道自己想到的那些教学,可能也不太适合这个时代。

将作监这边,还有着重大项目,需要他盯着呢。

火车头,到现在也还在研究阶段,需要突破一个一个的技术,拼凑出来第一代可以拥有非常大的动力,可以带动火车的车头。

这对于现在的将作监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