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陛下,臣这机车咋样?(2 / 2)

贞观公务员 余秦唐 2298 字 5个月前

这样就可以直接停车了。

大齿轮归位。

车子瞬间就开始动起来。

李世民、长孙皇后、陈平安的身形还是受到了惯性的影响,晃了一下。

车身其实也有轻微的晃动,然后开始行驶。

速度其实和人跑步差不多,却比不过人快跑的速度,但是胜在一个稳定和持久。

人若是快跑,最多也只能坚持一段路。

而这个蒸汽机车,只要是燃料和水能够一直供应,就可以一直行驶。

除非是里面的元器件磨损坏了,也就是动力系统出问题了。

也就动不了。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有小兕子坐在蒸汽车上,陈平安则是司机,带着他们转了一圈。

直到这炉子里面的火烧的差不多了,车子的速度非常缓慢,最后停了下来。

时间很长,路程也比较长。

就是这后面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就好像是乌龟在爬行一样。

倒是坐在上面,已经三岁的小兕子,觉得非常好玩儿。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开始也是十分稀奇,到了最后,速度太慢了,就有一点儿尴尬。

好在,这种蒸汽机车还是非常吸引人。

大臣们都非常想要坐上去试一试呢!

只不过,陈平安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有小兕子一直坐在上面,并未停下来。

“陛下,以这般蒸汽机车的行驶路程来看,其实已经是我们出行的工具的又一次伟大创新。”

大殿之上。

陈平安才开了口,为李世民和诸位大臣讲述道。

“臣之所以到后面一直让蒸汽机车行驶,就算是速度非常慢,也没有停下来。”

“就是在计算这蒸汽机车的路程到底有多远。”

“臣在将作监那边开始添加了石炭以及一锅炉的水,然后从将作监出发,一路直行,到达了太极宫前。”

“又乘坐着陛下和皇后娘娘还有公主,算上臣,便是三位成年人,和一位孩童。”

“而这么多人,却能够行驶那么长的路程,可以说,比之三轮车的实用性还要高一些。”

“以后,可以在每一个驿站中存放一些石炭,用来给这些蒸汽机车提供燃料以及水。”

“这样一来,有着蒸汽机车的人,出行的时候,也可以沿途加上石炭和水。”

“只要是蒸汽机车的元器件没有受损,不会影响到行驶,那么,理论上,就可以不在人力的拉动下,自行行驶,从长安城到达非常远的营州、琼州,都是可行的。”

“不仅如此,若是把后面的车厢改造一些,就可以成为非常大的货车。”

“用来运送粮食、货物、辎重等,也是可以的。”

“以后,从东南之地运送粮食,就会更加快捷了。”

只要是有着石炭和水,蒸汽机车就能够一直行驶,甚至是不需要休息。

而以前,就算是人蹬着三轮车,一天也要休息好几次,又或者是换人。

其实,运送粮食本就是府兵的职责所在。

他们本就要形成护送粮食的队伍,一个人蹬着一段路,几百人也差不多。

但是很累,第一天换着来,第二天换着来,到了第三天,估计就累了。

到了后面,是又累又疲惫。

速度也会慢很多。

而且,遇上了陡峭一些的上坡路,还需要很多人在前面拉着,在后面推着。

而蒸汽机车就可以减轻一些人力的负担。

这种效率,自然要比人力好很多。

诸位大臣们听了,联想到刚刚陛下和皇后娘娘还有小公主一起坐在车上。

走了那么长一段路。

若是成了货车,确实是方便了很多啊!

关键是,他们很快又想到了,若是把蒸汽机换成更大的,把车厢也换成非常大的呢!

是不是可以带着更多的货物呢?

这实在是已经有了一些梦幻的东西,很多大臣一时间都无法想象,也没法儿直接接受。

就……蒸汽机车出现了。

一种很新很新,甚至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就这么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没有人去蹬着,也没有人去拉着,更没有人推着,那个非常大的车就自己开始走起来。

看起来就非常大,非常重,却还能和人跑一样,走那么快,然后一直都是保持着那么快的速度。

像是房玄龄这些老臣,已经五六十岁了。

一开始,还真的没跟上呢。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大唐获得此物,乃万民之福,社稷之福!”

王珪第一个站出来了。

他现在也是看明白,陈平安已经不仅仅是被帝王所器重和宠信。

而是他这样的人,带来的惊喜以及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陈平安有着改变一切的能力。

有了他,大唐早已经变得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崔民干也紧接着站出来了。

“陛下”

“臣崔民干,斗胆进言,欲论这蒸汽机车之辉煌成就,及其对我朝未来发展之不可估量之价值。”

“自古以来,车马舟楫,乃民生之要,国家之基。”

“然则,岁月流转,将作监少匠们手艺日新,如今又得赵王之巧夺天工,以让蒸汽机车横空出世,犹如龙腾九天,彻底颠覆了大唐以前的交通之格局。

“此等机械,以煤石之火,化蒸汽之力,驱动铁轮滚滚向前,不仅速度远超昔日之车马,更在载重、稳定性与连续性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

“陛下试想,若我朝能广布蒸汽机车于四方,则物资流通将更加便捷,商贸往来必盛况空前。百姓生活因之而丰,国库之财亦将随之充盈。”

“再者,蒸汽机车之运用,可大大缩短行旅时间,使边疆与中枢之联系更为紧密,军情急报,瞬息可至,国家防御之力,自然倍增。”

“更深远者,蒸汽机车之兴,实为工部改革之先声,一个以机械动力替代人力畜力的时代,必定会让大唐踏上前人都未曾走过的道路。”

“我朝若能紧跟此手艺,鼓励创新,培养人才,则必能建立一个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大唐盛世。”

“然则,变革之路,非坦途也。”

“蒸汽机车之推广,需巨额资金以形成量产的工坊,需精湛工艺以造机车,更需明智之策以引导民众适应此等新生事物。”

“臣建议,陛下可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蒸汽机车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并辅以政策支持,鼓励民间商贾们参与其中,形成官民合力,共襄盛举。”

说白了。

崔民干这是想要让蒸汽机车的手艺推广,然后,他们也就能够获得这一项手艺,把这般耐用的蒸汽机车给造出来。

到时候,他们的那些商队就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也会更加便利一些啊!

再加上,有了这个手艺,以后进行持续研发,是不是可以造出来更好的?

这才是崔民干真正愿意支持推广蒸汽机车的原因。

一时间,诸位大臣们也都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推广。

李世民哪里又看不出来王珪、崔民干等人的心思呢。

他等到这些大臣们都发表了意见之后,才开了口。

这一开口,王珪、崔民干等人就傻眼儿了。

不是,以前不都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