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李唐两百八十余年的国祚!(2 / 2)

贞观公务员 余秦唐 2198 字 6个月前

因为从陈平安的口中说出来的一些话,总是能够给他带来一些新的知识点。

不管是有用还是无用,却都是新的,是那种可以满足他的好奇心,犹如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样。

更关键的是陈平安的身份不同,所以在和陈平安交流的时候,也可以说一些在长孙无忌等大臣,甚至是长孙皇后、皇太子李承乾等人都不能说的话题。

算是另一种倾诉。

郭安带着陈平安走进了大殿。

李世民看到陈平安手中抱着的两本比较厚的书籍,还以为又是小说。

便也没有当一回事儿。

“臣,拜见陛下,陛下恭安。”陈平安走进大殿,把东西递给了郭安,然后行叉手礼。

李世民回道:“免礼。”

又招呼道:“过来坐吧。”

陈平安直起身,又从郭安的怀中拿回了书籍。

走上前。

放在了李世民身边的桌子上。

等到郭安退下去之后,才开口道:“陛下,这是臣这些时日来写的史册。”

李世民亲自泡茶的手顿了一下。

陈平安则是继续道:“这两本书把唐朝后面一共九位皇帝,还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再一次顿了一下。

却还是继续泡着茶。

泡好了之后。

给陈平安一杯,说道:“嗯,你先喝茶,我看看。”

陈平安微微施礼道:“喏。”

李世民则是拿起了第一本,翻看,看起来。

从唐宪宗开始,一直到唐哀宗。

上一次,写到了唐顺宗李诵被宦官逼迫着让位给了李纯。

而李纯也确实是有着中兴之主的见识,却没有那个手段。

李纯幼时经历了泾师之变,促使其过早成熟,少年时期胸怀大志,常翻阅历朝实录。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四月,册为皇太子,同年八月即位。

即位后,李纯利用唐德宗以来积蓄的财力,重用主张裁抑藩镇的大臣杜黄裳、武元衡、李吉甫与裴度等人,坚决用兵,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在政治上赋税按省估折纳,规定观察使须先征用所治州之税,不足时方可征所属其余州之税,减轻了纳税者的负担。

下诏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止南方掠卖奴婢。

其晚年好神仙,求天下方士为他合长生药,而多服金丹性转躁急,左右宦官往往获罪。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李纯为宦官陈弘志等人谋杀。

很好。

这一位又成为了唐朝第一位被宦官给杀死了的皇帝。

所以说,明朝时期的太祖朱元璋就在立国之后定下了祖制,那就是宦官不得干政。

可惜,他的后代们没有听他的,也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或者说,还是因为皇帝身边没了可以相信的大臣,导致皇帝不得不相信宦官,让宦官掌权。

唐宪宗李纯之后,是真的再无一位帝王,做的事情是可圈可点了。

完全就好像是摆烂了一样。

唐懿宗、唐僖宗直接葬送了大唐的江山。

唐哀宗成了背锅的。

朱温也算是终结了大唐统治两百余年的帝国·终结·者。

陈平安一边喝着茶,一边瞄着李世民的神色。

要是情况不妙。

他就立刻开口劝说一二。

但是……自始至终,李世民的神色都还算是安静,就是这眉头蹙起来了。

看完了第一遍。

又继续看着第二遍。

这一次,主要还是看唐懿宗和唐僖宗等无能帝王,以及最后的黄巢和朱温。

陈平安写的史册嘛,自然是看得出来,李世民应该是看着那些内容。

过了好一会儿。

李世民才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放下了书籍。

陈平安连忙给李世民倒了一杯茶。

李世民端起来,一口喝了。

就好像是喝酒一样。

陈平安连忙续上。

李世民就这样连喝了五杯。

“唐哀宗,唐哀宗,还真够悲哀的。”

李世民开口了。

陈平安轻声道:“陛下,大唐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是人力无法挽回了。”

“除非,有一位如陛下这般英明神武之亲王,带着谋士和武将,重新把天下翻新一下。”

“不然,仅仅是依靠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坐在京师的皇宫,就好似一座围城,根本就无法从内部突破。”

“正所谓,不破不立,这时候,只有当内部已经破败不堪,完全没什么威望了。”

“外面的人才能借助这个机会,把大唐天下犹如犁地一样犁一边。”

李世民若是不知道大唐国祚多少年,听了陈平安的话,还以为大唐后来真的出现了一位明主,再现大唐之辉煌呢。

然而,他早就知道了大唐国祚有多少年。

算算史册上的时间,也就知道,后来再也没有一位李家麒麟子,能够挽大厦之将倾。

李世民道:“说到底,还是因为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无能,导致皇权被夺,威望也没了,成了一个谁都可以踩一脚的人。”

李世民说完,又想起来什么。

“我去把以前的史册也找出来,再连着一起读一读吧。”

陈平安道:“喏。”

李世民起身,把以前陈平安所写的那些史册全部找到,抱着走了过来,放在桌子上,然后又从贞观二年开始看。

甚至是最后又看了一遍唐哀宗这段史册。

这是李唐两百多年的国祚的史册,是大唐从盛转衰的史册。

又是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问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