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2 / 2)

可没想到观音菩萨却说:“禀如来,唐僧师徒一路西行至如今,不多不少,恰好历经一百五十整难。”

如来:……?

看他似乎有些不相信,观音菩萨便将上面一一记载着唐三藏遭受过什么劫难的簿子交给如来仔细观看,原来自打唐三藏习武开始,他是个慈悲性子,因此路过很多城池县城时都会帮助当地村民们剿匪捉拐,解灾除难,将他参与的这些全部算上,一来二去劫难自然就多了。

将这劫难簿子交给如来仔细观看,观音菩萨恭敬退下,回了珞珈山,取经之事这么多年来年年都出意外,弄出点什么麻烦,自己作为本次计划的主要负责人简直就是草木皆兵,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或是佛家或是天庭或是哪个妖怪又出了什么幺蛾子,每日惶惶不安,不敢有丝毫放松,如今可算是功成正果,终于能休息放松些时日了。

紫竹林中,惠岸行者见到观音菩萨回来,也是心中欣喜不已,自己终于能回天庭探望弟弟去了!

长安城宫城之中,李世民吃了午膳,正在御花园中消食,忽然看见了扶南星,于是上前问道:“今日天气晴朗,国师也是午后来御花园观赏游玩啊?”

“并非如此。”扶南星使了个眼色,李世民身后的宫女太监们都很有眼力见地退下到不远处,严肃道:“陛下,我要离开了。”

“哦,国师此次离去何时归来啊?”李世民并未反应过来,只以为她还是和之前一样,离开些时候便会归来。

扶南星摇了摇头,叹道:“短时间内我可能都不会回来了。”

可是神仙的短期对于寿数不足百年的他也行就是一辈子。

这次李世民听懂了扶南星的意思,明明是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可他的内心却好似一下子进入到了冰窖之中,凉得心惊。

“您为何要离去?现在大唐境内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基本已经达到了当年咱们约定的大唐盛世,文臣清明,武官刚毅,就连朕也算是个贤明勤俭之君,您为何……”

说到此处,他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正是因为此时大唐已成盛世,海晏河清,达到了当年约定好的诺言,所以国师才要离去。

扶南星:“达成约定只是一方面,说实话其实我还有好多发明政策没有实施,只不过现在我有了别的任务,培风,长空,兼善书院的学生们,还有好多因为新科举制度而高中的学生们,他们会代替我继续辅佐江山,造福百姓的。等完成这件事后还会回来,虽然归期未定,但终究是会回来的。”

李世民闻言不禁悲从心来,如今他已年近五十,这些年有太多太多的旧时故交相继离他而去,想到此处愈发地伤感春秋了起来,不觉间已是红了眼眶。

扶南星看着眼前的帝王,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陈,这是她自修道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