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一直认为,军队作战总归是为了达成某个首要目标以及若干次要目标,才与敌方展开战斗。倘若一场战斗打赢了,却未实现首要和次要目标,那么实际上这场仗等同于失败。反之,若达成了目标,即便过程艰难,也堪称胜利。
所以,俺觉得俺们必须明确此次作战的目标,方能制定出更为精准有效的作战计划。就拿之前讨论的设伏与阻击来说,如果不清楚作战目的,便极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若只是为阻止敌军进入辖区,那咱们或许可以选择一些关键的交通要道进行阻击,不必与敌军展开大规模正面交锋,这样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耗。但若是要消灭敌军主力,那可能就需要采取更为激进的战术,寻找敌军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甚至不惜投入更多的兵力和资源。
再看李炳坤部队,他们虽人数众多,但内部并非坚铁板一块。据俺所知,其内部各级军官之间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部分士兵对待遇不满,士气也并非高昂。
咱们可利用敌方这些内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之策。比如,在派出小股部队伏击时,散布一些谣言,激化其内部矛盾,让他们自乱阵脚。或者刻意攻击其中一部分,而对剩余敌军放松攻势,营造出某种形势,使敌方内部相互猜忌,从而加剧其内部矛盾,降低他们的作战意愿和实力。
再有就是接下来,敌方在中途是否会分兵,如果分兵又会如何分配兵力?说句实在话,保安旅在扩招之前,其规模甚是有限,明面上的兵力甚至都未曾超过两千人马。即便是俺们这些曾经在耿西龄旅长麾下效力,且与原先的保安团相距咫尺之人,也决然未曾料到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咱们竟能发展出如今这般强大的实力。
有鉴于此,俺大胆推测,敌军极有可能错估咱们的实力,从而在行军中途分兵,派遣部分兵力先行进入蒲田地界,对咱们发动进攻。正因存在这样的变数,其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数不胜数。
为确保咱们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最终胜利,同时尽可能降低我方伤亡损失,当务之急是必须加派大量斥候,让他们时刻紧盯敌军的一举一动,及时、精准地向指挥中心汇报敌方的具体行动,以便我们能够根据敌军的动态迅速做出最为恰当的应对策略。
另外,从地形与天气这两个关键因素综合考量,当下正值雨季,山区和丘陵地带的道路因雨水冲刷变得泥泞难行,这对敌军的行军进程无疑是巨大阻碍。
但咱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这同样可能对咱们精心策划的伏击行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开阔地带虽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可也不能忽视敌军有可能针对此情况采取包围战术的风险。
故而,我们在慎重选择主战场以及制定作战计划时,务必要全面、深入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得失。而这所有的谋划与决策,都必须紧紧围绕明确此次作战目的这一根本基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中稳操胜券,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
魏大虎说到此处,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众人,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等待着众人对他这一番言论的回应与思考。
喜欢台风中的时光之旅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台风中的时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