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拳拳爱护(1 / 2)

官策 佚名 1122 字 4个月前

“咳,北良镇出了一位注塑专家石光明,90年代初在省城从注塑厂起家,一步步拓展业务,现在转型新材料研发,镇上很多人都被他带着去了省城发展,即使是现在,他们厂招工也是优先从北良镇招聘,薪资待遇比起其他地方的普通工人要好上一些。”

“就因为有了石光明,北良镇很多人逐渐脱离老家进城生活,留在镇上的多数是不愿意离开的老人。”

田斌的话不仅解释了北良镇人民为何有钱,还解释了诸多贫困村诞生的原因,不过太过直接的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得靠于之瑶自己去悟了,潜规则这东西就是不能上秤。

于之瑶这时来了精神,“你说,如果解决了两边的矛盾,以后石光明会不会给南良镇的乡亲们更高的工价?”

田斌点头,“或许吧,这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之一。”

农民脱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靠农业走上脱贫道路是很难的,还是需要务工薪资作为家庭收入的补充。

小柯听了他们两人的话,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咱们市新区很多厂都要在今年内竣工了,到时肯定要进行大规模招工,南良镇的乡亲们在市里打工,好过去省城。”

田斌也同意,“是这个理。”

于之瑶却道:“石光明不是给的工价更高么?”

田斌笑了,“到时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吧,眼下纠结这个没有意义。”

“你想怎么解决两边的矛盾?”于之瑶问道。

田斌想集思广益,“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粗放型养殖必须转型,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只要村民们还想继续养猪,这都是最好的选择。”于之瑶很快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柯却是问她:“乡亲们怕是没钱。”

于之瑶蹙了蹙眉头,“钱的话,市里扶贫基金应该能解决一部分,再向省里申请一部分,农民们的负担可以大大减轻了吧?”于之瑶说着,又将头转向田斌,“不是说方省。长让市里给高阳让利吗,这次向省里申请资金,省。长应该会批准的吧。”

小柯这次倒是觉得于之瑶的想法可行,颔首表示附和。

田斌看了看俩人,“你们想过没有,咱们花这么大力气解决环保问题,可是为下游的村子造福利,难道他们不该出一份力吗?”

小柯瞪大双眼,想还是斌哥敢想!

于之瑶思考一阵,觉得田斌的想法很有可行性,“我记得之前听过浙省和皖省因为环境问题进行过对赌协议,你是不是想复制这个模式?”

小柯倒是不了解这个情况,温声向于大小姐询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