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2)

全靠人家的帮助啊!

至于这些坟墓中的东西。

周喆直轻轻一笑。

到时候也可以让朱老和王老的世界,掌掌眼。

看看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璀璨的文化和工艺品。

地下,考古学者们,没有去看那些所谓的金银铜器。

这些东西,得排在后面!

在他们眼中,金银铜器虽然有价值,但是现在,根本比不上那些成捆拴着的竹简分毫!

几乎所有人,疯了一样的小心来到竹简库前。

像是牵着恋人的手,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密封箱中。

“那些先秦典籍,原件一定要保护好!”

“《乐》这是乐!”

“《吴子》,天啊!”

“《连山易》这是连山,快去找找有没有《归藏》!”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始皇墓下,这是埋了一座秦朝图书馆啊!”

“天下之书,尽收于咸阳,没想到这里,还誊写藏匿了一套!”

一位头花白的考古学家,在辅助工具下,小心翼翼的揭开《三坟》,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虔诚。

这,是华夏之正典,相传为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这位考古大家。

双眼带泪花,小心翼翼的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

这里的每一个字。

都是华夏无穷无尽的文化宝藏!

是追本溯源之源头!

第135章昆明舰

本宇宙,西山基地,地下部分。

方景等人暂时放了个大长假。

毕竟两个空间门都处于满负荷运转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去一辆列车。

反正两个宇宙工作也基本结束了,方景就干脆的歇息了。

早起跑步,锻炼,熟练一下自己的技能,然后就和周元,打一下午的电动。

保持身体机能的同时,还兼顾了身心愉悦。

完美!

而且,方景现在是完全不怕所谓的近视了。

原因很简单,军事科学院的科学家,在流浪地球的数据库角落里,掏出了种技术。

这种技术,是在流浪地球宇宙大工业时代之前完成的。

后来由于大家疯狂的发展工业,这种对解决危机“没用”的技术,于是直接被雪藏了。

直到现在,才被本宇宙的科学家,给挖出来。

没错!

这就是挖坟式科研的成果!

动态玻璃体恢复技术!

能够完美的解决,近视的问题!

并且,后续的发展型号,能够解决所有的眼部疾病问题。

军事科学院对这类技术很重视。

因为……

他们得为走出地球,做充足的人才储备了!

这就是之前,周元对方景说的,本宇宙要搞的大事的开胃菜。

如今流浪地球的产业线也吃下了,数据库也有了,各种技术资料也了解了。

可控核聚变已经完成到了氦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