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的心在滴血。
她一步步走进来,福临隔着纱帘看见了母亲,用尽声音道:“额娘,别过来,您会吓坏的。”
玉儿示意王熙退下,殿中只留她一人。
“明日一早,请大臣们到乾清门下,朕,要颁布诏书。”福临吃力地说,“额娘,我……”
玉儿走上前,掀开纱帘,福临脸上的溃烂,让她肝胆俱碎,任何一个母亲,都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遭受这样的苦难。
福临惊恐地说:“您快出去,快出去!您会被传染……”
玉儿却上前抱住了儿子,将他搂在怀中:“福临不怕,有额娘在,福临不怕。”
紧绷的身体,缓缓松弛下来,福临本就没什么力气,根本挣扎不开。
然而,母亲的怀抱,让他找到了归宿,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恐惧之下,他都渴望额娘能出现在眼前。
现在,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拥有。
“元曦……”福临吃力地说,“额娘,她是世上,最好的妻子。”
“额娘会照顾好她。”玉儿说,“她不会有事。”
“朕对不起她……”
“她和额娘一样,不爱听人说对不起。”玉儿道,“她为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纵然往后的几十年,要孤零零面对没有你的人生,你也会在她心里,成为最强大的支撑。”
“会吗,儿子配吗?”
“会。”玉儿道,“也会是此生,最深的怨,最深的恨。”
福临在玉儿的怀中渐渐睡过去,仿佛是这二十四年来,最安稳的一觉。
玉儿守了一整夜,太医们来过几回,劝太后回去休息,皇帝的脓包溃烂严重,是最易传染的危险时刻。
可玉儿心意已决,这一次,她绝不再丢下福临。
正月初七的清晨,福临醒来,睁眼看见的,就是母亲温柔的微笑,他沙哑的声音喊了声:“额娘……”
“大臣们,都到了,你有什么话要说?”玉儿道,“他们都在乾清门下候着。”
不久,玉儿命人将大殿的门敞开,隔着宽阔的宫院,大臣们可以远远望见,皇太后搀扶着虚弱无力地皇帝,坐到了御案之后。
福临在母亲的搀扶下,再一次坐上龙椅,玉儿退下,他颤巍巍取过玉玺,染上印泥,独自在遗诏上,郑重地盖上宝印。
王熙走上前来,躬身取过盖了大宝的圣旨,站到门前宫檐之下,朗声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