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皱了皱鼻子,撇嘴说道:“又少台词啊……行吧,我试试!”
众人开始围绕剧本讨论起来,有的在分析角色的性格,有的在想办法怎么把冲突演得更有张力。董无双则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他很欣慰,虽然这些人都不是专业出身,但他们的热情和灵感往往让他感到惊喜。看着这些年轻的脸庞,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是这样充满激情地追逐梦想,尽管困难重重,但每一次的付出都让他觉得自己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无双哥,我有个问题。”小王突然抬头,脸上带着几分犹豫,“这个误会是不是有点太巧合了?观众会不会觉得不够真实?”
“这个问题提得好。”董无双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认真,“确实,故事太刻意会让观众出戏。但我们要记住,小品的核心不只是故事本身,更是通过表演传递一种情感。如果我们演得足够真实,观众不会纠结于逻辑上的细节,而会被我们塑造的情感打动。”
小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低头在剧本上画了几个圈。
接下来的排练时间里,大家分别尝试了几个关键场景。董无双一边看着他们的表现,一边不时地提出建议。他总能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比如某个动作是否太夸张,某个语气是否不到位,又或者某个笑点需要再铺垫一下。他不是那种严厉的指导者,但他的要求却从来不含糊。每一次纠正,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休息间隙,董无双独自站在角落,看着大家或聊天或喝水的样子,脑海里却在快速地推敲着刚才的演出。他的目光不时落在小陈身上,思索着如何让她的角色更有层次感;又或是停留在小王身上,想着如何让他的台词更自然。排练室里的空气里弥漫着汗水与胶带的味道,但对于他来说,这种环境是最熟悉也是最舒适的。
“无双哥,你怎么不休息啊?”小陈端着一杯水走过来,脸上还挂着排练时留下的几滴汗。
“没事,我想得多一点,大家的排练就能轻松点。”他接过水杯,笑了笑,“对了,刚才你最后那个表情再柔和一点,会更好。你的角色其实内心是温暖的,只是表面有点疏离。”
“懂了!我再调整一下。”小陈点点头,转身跑回去了。
董无双坐在排练室的角落,手里把玩着几个乒乓球大小的小球,目光深邃,像是在思索什么。这是他刚从一个街头杂耍艺人那里买来的道具,原本是用来练习抛接技巧的,可此刻它们仿佛变成了某种灵感的触发点。
他一边转动手中的球,一边盯着白板上的剧本结构图。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标注、箭头和各种涂改的痕迹。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他的思考痕迹,每一条线都是一次逻辑推演。
喜欢德云:你确定你学的是相声?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德云:你确定你学的是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