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1vs16,确实是火中取栗。
然而,中国赢了。
朝鲜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先后入朝作战的总兵力投入达到了190万,总伤亡达到了39万。与之相对比的,朝鲜人民军投入总兵力只有13。7万人。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把朝鲜给保了下来。
有个比喻很形象,「苏联人栽下了这颗葱,美国人把它拔了出来,中国人又把它给栽了回去」。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对新中国来说,朝鲜战争的意义之重大,堪称立国之战。
新中国成立后,本来就不多的家底都让蒋介石运到了台湾,真的是一穷二白。农业基础相当落后,工业体系基本上没有,这给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因此,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全面倒向苏联,从苏联获取经济建设所必须的技术、设备、资金。然而,由于苏共和中共两党在历史上有过很多不愉快,苏联对中共并不信任。能否彻底贯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还是一个未知数。
朝鲜战争中国的积极参战改变了这一切。
中国的参战以及在朝鲜战场的英勇表现,赢得了苏联人的极度尊重。苏联也通过朝鲜战争看到了中国倒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决心,打消了中国会变成第二个南斯拉夫的顾虑。
因此从1952年起,双方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很快进入实施阶段。苏联通过向中国提供贷款、工业设备、农业机械等,并派遣大批苏联专家来华,向中国人民教授技术,为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苏联帮助中国制订和实施的。根据双方的协议,到1959年止,苏联将援助中国共计141个工业项目。在1954年10月,应中国政府的要求,又追加了15个项目。「一五」期间,苏联援助中国的工业企业项目达到了156个。
这就是著名的「156项」。
156个工业项目基本涵盖了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工业体系,让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家一举跨入工业国家之列。其覆盖面之广,帮扶程度之深,在全世界的历史上,之前不曾有过,之后估计也不会有。
苏联二战之后实际上也是大伤元气。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苏联对援助新中国确实是不遗余力,很多核心技术都大大方方白送。所以,不管中苏之间有过什么龃龉,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激苏联。
从满清末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