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噩梦》虽然是视觉小说游戏。
却基本上是军事题材。
押题的方式十分勉强。
只是在开头提了一句,这是主角的一个噩梦或者说美梦。
苏联复辟,被欧美围攻。
和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一样。
俄国人把对手拖入泥潭,然后用丰富的经验取得胜利。
获奖的当天晚上,安德烈请办公室的同事吃饭。
入围奖的奖金是十万日元。
他打算今天晚上全吃掉,一分不留。
“我猜你会喜欢这个。”
大家推杯换盏的间隙,齐东海拿出一本中文的旧杂志。
翻开了其中一页。
“这是?”
“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和你的游戏主题差不多。能看懂吗?”
“没关系,我家里有字典。”
安德烈把印有文章那页的页脚折上。把杂志收在了书包里。
齐东海也是后来才知道安德烈会读中文。虽然不会说。
按照他的说法,小时候在少年宫作为兴趣学习过。
一般的欧美人学习日语,总是在汉字这一关被卡住。
安德烈则不同,他是先学会读日文。然后才学会口语。
甚至和一部分学习日文的中国人一样。
他懒得记汉字的日语读音。
以至于生活里碰见汉字词,会突然卡住不知道怎么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齐东海塞给他那本杂志,是一本2001年版的《科幻世界》。
至于那部小说,就是公开发行版的《全频带阻塞干扰》。
也就是以俄国为故事背景的那一版。
聚餐之后的第二天。
安德烈先是敲响了齐东海办公室的房门。
然后不等齐东海反应,就自己闯了进来。
“这小说写的相当不错!咱们把改编权买了吧。”
“我早就买了。”
“哦?那怎么不见项目启动呢。”
“现在的硬件,表现力还不够。得等等。”
齐东海构想中的《全频带阻塞干扰》不应该是一部视觉小说游戏。
而应该是fps或者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最起码也应该是一款3d的rts即时战略。
玩家作为无名路人,经历了故事主线中的各个场景。
由于故事长度的关系。
这款游戏不太可能有续作。
因此要开发,就要等到硬件条件允许才好。
“没关系。慢慢做嘛。到发售的时候硬件也会进步的。”
现在这个时代,一款游戏制作周期长达几年是家常便饭。
微软委托epic使用虚幻引擎开发的《战争机器》这款游戏,已经制作了很久。
一点开发进度都没透出来。
按照齐东海打听的结果。
这款游戏甚至有可能赶不上xbox的生命周期。
要变成xbox360的游戏。
如果从现在开始制作《全频带阻塞干扰》。
上市的时候,也已经是gameport2的年代。
那时候硬件条件,可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喜欢东京1991游戏制作新时代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东京1991游戏制作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