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port的卡拉oK套件以雅达利工作室的名义发售。
软件名称是直白的《gameportkaraoke》。
软件有三个不同的版本。业务用的pro版。业务和家用兼用的标准版。
还有仅供下载用的lite版。
单就软件而言。最大的区别其实是唱歌时的背景画面。
pro版本是三张dvd光盘的套装。
要安装在二十gb以上硬盘的主机上,才可以运行。
三张光盘里的内容。
全部都是各种专门拍摄的影片。
通讯卡拉oK。影片和歌曲并不是一一对应。
而是每个伴唱影片会分配到若干标签。
演唱相应歌曲时,就播放相应标签的影片。
普通版,只有一张dvd的容量。
差异就是伴唱影片数量大为减少。
普通版的光盘里,存储了一些3d模型和贴图。
利用gameport的3d即时演算功能。
制作了一些即时演算的影片,来搭配不同主题的歌曲。
不过,实际负责这款软件开发的是几乎已经算是东海软件子公司的哈德森。
他们把这个项目拿来训练自家的新员工。
这些即时演算影片里,有不少都属于“学动画三年”的水平。
至于说lite版本。就更简单了。
播放歌曲时,背景只有静态图片而已。
……
其实在gameport之前,游戏设备厂商进军卡拉oK领域,世嘉不是唯一一家。
街机大厂太东也曾经推出过相关的产品。
但无论是世嘉卡拉oK还是太东的x55。
都是九十年代技术水平下的产物。
其中要面对的瓶颈不少。
比如说通讯速度。
日本人在技术进步这件事上总是充满了割裂感。
一方面,二零零二年的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当中宽带网络最普及的国家。
另一方面,大量拥有通讯功能的设备还是按照拨号或者isdn线路来设计。
现在主流的通讯卡拉oK设备也是如此。
而gameport的卡拉oK从立项之初,就是针对宽带网络设计。
对于通讯卡拉oK来说。
更宽的带宽,不仅仅意味着减少缓冲时间。
实际上对于音质也有质的提升。
之前的设备。
哪怕是售价数百万日元的高档业务用设备。
所谓“通讯”,传输的也仅仅是midi乐谱而已。
midi文件被下载之后,在设备上还原时。要依靠本地的合成器芯片来复现歌曲。
但现在的gameport不一样。
首先,gameport主机机能远比当年的十六位mdcd要强。
而且gameport支持更丰富的输入输出端口。
不但可以简单的被连接上各种品牌的功放和音响设备。
透过usb接口和2。4g通讯标准。
还可以轻松连接无线麦克风和遥控器。
合成器方面,不但可以使用芯片本身的音色。还可以使用软音源。
光是这一点,就拉近了《gameportkaraoke》与高端业务用设备在音质方面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