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2 / 2)

“无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流言蜚语,对老夫而言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

——

①君子远庖厨: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如今经常被误解。

比如有人时常以这句话来说强调男人不能做饭下厨。

毕竟“君子远庖厨”嘛!

故而写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准备略作解释一番。

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孟子认为:

君子对于禽兽。

在看到它们活着的时候活蹦欢跳的样子。

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

在听到它们死亡前的悲鸣。

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

因此,君子应该将厨房安排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

以此,来保持自己的仁心和同情心。?

——

当然。

有些人知晓了这句话的原意之后。

仍然认为这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听不到就不杀了吗?

看不到就不吃了吗?

这岂不是一种伪君子?

实则不然。

这句话是孟子劝诫齐宣王之时所说的。

这个君子实际上是以君王的角度出发的。

如果君子,时常居住在厨房旁边。

见惯了杀生,见惯了禽兽的悲鸣。

那么只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君王变得麻木不仁,不再对禽兽有任何的同情。

一种是变成圣母,不仁心看到杀生。

这两种情况都是危险的。

这里的禽兽,代指的其实是百姓。

君王见惯了生死,便会不在意百姓的生死。

彻底失去了对百姓的同理心。

君王若是过于仁慈,便会不忍心再让厨子杀生。

厨子若是不杀生,厨子又该如何生活呢?

就像某国曾经为了保护可爱的小动物,然后大规模猎杀狼群。

结果导致小动物泛滥,草原生态体系彻底崩溃。

又或是说对于那些该死的罪大恶极的人,只因为见不得他们死就不处死他们了吗?

所以,孟子强调的其实是保持同理心。

人不能太圣母,也不能太麻木不仁。

要结合上下文来看,不能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