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童喝了一口咖啡,笑着看向托马斯,“我前段时间刚刚和我的一个朋友谈起缘分的话题。”
托马斯看着与童,“你想说什么?”
“中国有一位特别著名的诗人,不知你是否听说过他的名字。”
“你说的是哪位诗人?”托马斯问道。
“他的名字叫徐志摩。”
“我知道,他曾先后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的剑桥大学留学。”
与童挑了挑眉,“没想到你对他如此了解。”
托马斯看着与童的表情,“这和我们要谈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关于缘分,徐志摩理解得最为透彻。他说,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进了心里,恰似故友;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淡出视线,难以交心;有些情,于岁月中,慢慢消融,不再刻骨铭心;有些人,于相交中,慢慢远离,好像无影无踪。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其实皆是命中注定。或许站在你的角度去理解这首诗,会更有意义。”
与童并不是多么推崇徐志摩,只是他的那些观点,放在男人的角度,可以更好的诠释放弃的意义。喜欢的人可以成为故友,历久弥新,如果过于执着,反而会无影无踪,这正是她想对托马斯说的话。
托马斯看向与童,“你是说我们之间没有缘分?”
与童笑着摇了摇头,“我是想说,我们之间的缘分,恰似故友。”
托马斯注视着面前的咖啡杯,表情落寞,“我本以为我的青春和热情都会属于我热爱的制药事业,我从没想过会突然遇见你。但也许就像你说的,一切都是注定的。”
与童看着托马斯,“我以为我们是注定的朋友,于工作的海洋里,可以无所不谈。”
托马斯抬头看向与童,沉默良久,终究笑了笑,“我刚才本还想说,如果你愿意来瑞士生活,愿意给我一个机会,我会把你捧在手心上,把你的孩子视如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