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2 / 2)

三国时期,“哥”一般指唱歌。唐周没听懂,以为唐瑛还在咳嗽,拍了拍她的背。

唐瑛脑中响起新手引导员伍喵的声音:这个唐周,你喊他“兄长”就可以。

“兄长,要不还是请个医生?”

“阿瑛是想请医工吗?”

唐瑛立即点头:“嗯。”

唐周沉默了片刻,唐家并不富裕,无论是医工,还是草药,都非常贵。但看着妹妹苍白消瘦的脸颊,他还是奔波了半日,去县里请回一名医工。

此地只是小山村,没有药铺。医工给唐瑛治病用的草药,居然都是他自己采集炮制的。

唐瑛渐渐好转,但唐家那点微薄的积蓄,也用得一干二净,还倒欠医工七枚五铢钱。医工看她们兄妹实在可怜,给免了。

一日两餐,还是越来越稀的粟米粥。家中母鸡下个蛋,兄妹俩还要互相推让一番,唐周舍不得吃,唐瑛不好意思吃。她开始为食物发愁,必须想办法赚钱。

然而作为一条咸鱼,香皂、白糖、玻璃、冶炼钢铁、三酸两碱、造纸什么的,她一样也不会。况且汉末的左伯纸纹理细腻,书写流畅,质量已经相当不错,就是手工纸太贵,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还是竹简实惠一些。

引导员伍喵:你为什么要纠结这个,切出去搜一下不就知道了?

唐瑛:“……”

过分真实的穿越体验,让她一时间忘记自己是个玩家。

太投入了。

“都能穿越,就不能给我开个金手指吗?”

“尊敬的玩家,充值九霄VIP,可以享受更多权益。”

唐瑛看了一下,V18就能获得伍喵·智脑,多功能复合系统,助您玩转三国。达成条件:累计充值一百万。或者:为改善百姓生活,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平定天下终结乱世作出巨大贡献,贡献值≥90点,奖励伍喵·智脑。

附加提示:消费需理智。充值可以获得的一切物品和金手指,都能通过探索各种玩法、参与主线剧情得到。

“不了,不了,我要白女票。”

唐瑛切出游戏,搜索:穿越三国必备技能。然后,她就被链接骗进了直播平台。

视频中,那个玩家和她一样,一步步创建角色。

姓名:农夫三拳有点疼

弹出红字提示:亲爱的玩家,请输入或随机一个符合三国氛围的名字。

姓名:公孙有田

性别:女

年龄16岁

家族:士族

出生地:颍川阳翟

公孙有田上线以后,感受到耳坠随着他的脚步摇来晃去,每走一步,胸前的小兔子也会微微颤动,体验着不同性别带来的新奇感,他按了按胸口,加快脚步,不知道是不是他走路的姿势不对,隐约能听见细微的衣袂摩擦声。

因为根本不看路,公孙有田踩进了别人的菜地中。

虽然是冬天,但这片田地居然不是空的,而是挖出几道沟,用干草覆盖保暖,在沟里种植了两排韭菜。菜地边简陋的茅草屋中,居然还养了些小葱。

一个身穿灰布衣,头戴葛巾的中年文士听见脚步声,回过头来。

公孙有田感到十分无语:“这是温室蔬菜吗?”汉末哪来的温室?游戏策划真是不走心,但这画质、这甩别的全息游戏十八条街的全息技术,还是很香的。

谁知那中年文士微微一笑,居然作出了回应:“女郎好见识,我早年游历四方,看见长安的农家子弟在骊山温泉附近种甜瓜。洛阳宫里还有‘太官园’,利用日夜燃烧的炭火种菜,冬天也能为皇室、公卿供应韭菜、萝卜、甜瓜等新鲜果蔬。我心血来潮,在家乡试了试,可能是哪里没做好,只种活了小葱和韭菜。”

公孙有田立即来了兴趣,跟中年文士探讨温室种菜的技巧。他没种过地,但每年暑假都去乡下的外婆家居住,多少知道一些。

不过,看别人种地挺好玩的,自己上手,简直累成狗。

在地里劳作了半个时辰,公孙有田腰酸背痛。但是开心,他获得了水镜先生司马徽赠送的新手大礼包。没错,这位一会儿打理韭菜,一会儿采集柏叶的中年文士,就是传说中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

【恭喜宿主获得颍川书院邀请函碎片1/5、时装:采菊东篱、人物基础属性提升:闪避+1。】

下边还有很多相关的视频推荐。

跟九霄游戏公司宣传的一样,玩家选择的家族、年龄、出生地不同,穿越后会触发不同的剧情。一千个玩家,有一千种开局,良心游戏。

U站热门视频:《颍川求学记——奉孝虐我千百遍》

这位玩家随机匹配的角色是颍川名士陈寔的儿子陈光,这是个大家族,陈光上边有五个哥哥,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陈纪、陈政、陈洽、陈谌、陈信。

他还有个大侄子叫陈群。是真正的大侄子,陈群的年纪比他还大一岁。汉朝人结婚早,又不搞计划生育,婆婆媳妇一起生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叔父的年纪比侄子小,真的不奇怪。

这位大佬一番骚操作——强行把自家的大侄子陈群拉出门遛了一圈,迅速集齐五张“颍川书院邀请函碎片”。

陈光打开邀请函。

作为诗书礼仪教化之乡,颍川的名士,比狗还多。颍川的私学,如林之盛。

时下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建议有志向走仕途的玩家进入颍川书院学习,通过举孝廉、举茂才等方式步入官场。

如果足够幸运,被某个名士点评一下,您会立马人气飙升,躺在家里睡大觉,都有可能被从天而降的官印砸中。就算不走捷径,您在书院积累的人脉,也是珍贵的隐形财富。

目前,颍川书院可以选修的课程如下:

一、荀氏注解的《春秋左氏传》

主讲人:荀悦,字仲豫,十二岁就能讲解《春秋》,有过目不忘之能。他是荀彧最年长的一位堂兄,“荀氏八龙”之中“荀大龙”荀俭的儿子。

二、韩氏注解的《诗三百》,主讲人:韩融。

三、郭氏注解的《小杜律》,主讲人:郭禧。

四、陈氏注解的《大戴礼记》,主讲人:陈纪。

五、桓氏注解的古文《尚书》,主讲人:桓典。

……

陈光找大侄子陈群套话,得知郭嘉正在韩融韩夫子的门下学诗。于是,他选修《诗三百》,和郭嘉成为同窗。

陈光一进书院,眼前便是鸡飞狗跳的混乱场面——一个白胡子老头举着手杖,健步如飞,满院子追打着一名青衫少年郎。

他疑惑地拿出邀请函,又看了一眼,“诗书礼仪教化之乡”,就这?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