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赵行的不屑一顾(2 / 2)

“再者,税收对于百姓和朝廷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朝廷眼见百姓富足,就想以税收之名,让他们吐出所得,殿下认为,这样做合适吗?”

赵行一连串尖锐的问题如连环箭矢般直指朱标,令他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黄子澄见状,怒火熊熊燃烧,悄悄示意一名同僚出列。

“殿下,臣方孝孺有事禀告。”

大臣应声走出:“赵大人所提问题,实际上是指向前朝的弊政,以此来对照我大明,实属不妥。”

“我大明远超前朝,怎能还受其束缚?”

“如果凡事都以前朝为参照,我大明岂不是变成了前朝的影子?”

方孝孺言辞激越,旁征博引:“臣对汽车站周边的新城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分析,并形成了报告。”

“事情的真相,只要殿下查阅臣的统计表,便会一清二楚。”

他以数据为支撑,论据坚实,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毕竟,统计报表乃是赵行的创新之举,用数据说话,直观明了,极具说服力。

现在,方孝孺犹如挥舞着赵行自创的利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一举动既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

群臣们也意识到,这场争论已远超新城是不是加税的表面议题。

事件核心并非表象那么简单,而是潜藏着深层博弈。

整个朝堂瞬间聚焦,一双双眼睛瞪得浑圆,仿佛预示着一场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毕竟,统计数据犹如铁证如山,难以轻易推翻。

方孝孺显然有备而来,不仅携带着详实资料,还亲自下基层调研,意图用这些扎实的调查成果硬碰硬挑战赵行的观点。

显然,太子党的阵营已向赵行公然宣战。

虽然他们与赵行的矛盾不如淮西勋贵那般显而易见,但方孝孺等人同样在与赵行激烈交锋,甚至干预其负责的政务。

这种绵里藏针,阴狠至极的手段,让人不由得侧目。

方孝孺手中的那份统计报告,分量极重,极具说服力。

此时,朱标正饶有兴趣地审视着。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报告中揭露的问题,不仅令他震惊,更使他的神经紧绷。

想到黄子澄和方孝孺先前的言论,对照报告内容,忧虑之情悄然布满了朱标的面庞。

短暂的寂静之后,朱标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语重心长地说:

“如此看来,汽车站新城的商民收入,竟然高达其他州府的数倍之多。”

“长此以往,贫富悬殊必将日益显著。”

“届时,民间舆论必定沸腾,严重的话,甚至可能触发社会动荡。”

“尽管汽车站周边工程确实为大明带来了丰厚财富,但同时也埋下了潜在危机。一旦这个矛盾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标已从报告中敏锐捕捉到问题症结,尽管危机尚未显现,但这并不代表永远不会发生。

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朱标对这件事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