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和她们搞那些事情,就没时间来和哀家请个安,通报下情况?
赵麒继续说道:“对于诛魏少卿三族一事,太后在朝堂上未曾发表过意见,太后要是觉得不妥,朕可以更改旨意,对魏家从轻发落。”
吕太后又是一声冷笑:“这倒不必了,既然陛下已在朝堂上下旨,哀家再矫旨岂不是让你在群臣面前失了面子?
说罢,吕太后故作惆怅,叹了口气:“罢了!以后这朝堂之事,陛下自行决定就好,不必再征询哀家的意思了。”
见吕太后这般作态,赵麒心中暗笑,心知这位握有实权的太后,对于他近期的独断专行,心中已是不满到了极点。
“太后切莫误解了,朕处理朝堂之事毕竟经验不足,还需太后多加指点。”
“还政之事,万万不可!还请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为朕出谋划策,共同治理这江山社稷。”
赵麒这番话语气谦卑诚恳,显然是在向吕太后低头示好。
之所以向吕太后服软,自然有他的原因。
乾皇尚在人世时,他若是不能强势些,尽快掌握朝政大权,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和势力,一旦乾皇发难,要置自己于死地,他必将孤立无援,难以应对。
可如今乾皇已死,最大的威胁解除,他行事自然不必再如此激进。
吕太后垂帘听政多年,朝野之中,威信犹存。
与其起冲突,实非明智之举。
故而扎赵麒选择以和为贵,先行服软,静待时机。
而且,自己以后做了出格的事情,太后就是最后的背锅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