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铭文的书法颇具新意,用笔谨饬,字体规整,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这种金文还有个特殊名字,叫做‘玉著体’,常见于西周后期,但在周穆王时期就已经出现······”
所谓青铜铭文,又称之为金文和钟鼎文,是指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多是铸成的,且以阴文多、阳文少,战国时代的铭文则大多是刻成的。
至于铭文内容,则大多是记事的,比如西周虢季子白盘,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以后,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再比如散氏盘,记载的内容为土地转让,记述矢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界)及封界,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
“舒老,这些铭文都记载了什么啊?”
问这话的是风起,他虽是青铜器鉴定专家,但主攻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而且对铭文不慎了解,更何况是‘玉著体’这种远古文字?
况且现在舒老就在面前,他当然要好好请教。
“这件青铜大盘,是一个叫造父的人所铸,这个造父是谁,你们应该知道吧?”
舒老故意买了个关子,笑眯眯的看着其他人,似乎是有意考校,又似乎有别的意味在其中。
“造父你们听过么?”
几位专家虽都是各自领域的好手,但要涉及到历史方面,尤其是西周这样时隔数千年的上古历史,就全都抓瞎了,反正他们没有听过‘造父’这个名字。
“造父嬴姓,其祖先伯益说是少昊的裔孙,被舜帝赐为嬴姓,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也就是说,造父是历史上著名的善御者,是周穆王的亲信,传说他在桃林一带得到八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
“周穆王为这八匹马配备了最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正好这个时候,徐国徐偃王举兵造反,得到消息的周穆王非常着急。”
“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
“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成为后来找过的始祖,几十年后,造父的侄孙秦非子又因功封于秦,成为后来的秦国始祖。”
林熙是历史专业毕业,专修的又是中国古代史,对造父的名字当然不陌生,毕竟他是秦朝先祖,又与周穆王关系密切,连史记中都有他的名字。
“小林,你连这些都知道?”
白院长是省博物院院长,按理来说他应该是所有专家当中学识最高的,却依旧被造父这个名字难道,而林熙虽然年纪轻轻,但能轻易说出造父来历,由不得他不惊讶。
“我大学是历史专业,专修是中国古代史,所以还有些记忆······”
林熙态度谦逊,倒也没有隐瞒什么,要是他连这都不知道,也就不用去考研了,干脆回家洗洗睡吧。
“傻小子说的不错,造父的确是为周穆王驾车的亲信,当年周穆王西征,就是由他为周穆王驾车,后来徐国作乱,也是他替周穆王驾车返回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