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仁!”突地,于学良带着他娘一起进了郝家的大门。
“哎呀,于家嫂子,快进来,今个儿咋有空来?”郝氏正在揉饽饽,一见学良娘赶紧起身笑道,顺便将手上的面粉拍了拍。
“我在村里听说你家要盖棚子,就寻思着过来搭把手!”学良娘笑道,“在学堂里,郝仁没少照顾学良,这次回来,还给了他一些粮食跟肉呢,我也没有什么大本事,就只能帮你做做饭啥的,你别嫌弃!”
郝氏赶紧说道:“哪里能嫌弃呢,我想请你还请不到呢!”
学良娘这才放了心,先去洗了手,然后跟郝氏一起做饽饽。
学良娘一边坐着饽饽,一边望着正在打地基的棚子说道,“如今你家不是修房子就是盖棚子,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呢,村里人都羡慕呢!”
郝氏笑道:“还不是沾了萍儿的光,自从萍儿来了之后,我也觉着这生活有盼头了!对了,嫂子,萍儿还让郝蛋跟石头也去上学呢,你说身为一个嫂子做到这份儿,还真的不容易!”
“郝蛋跟石头都去上学?哎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呢,如今郝仁也读书,那这个家不就靠你跟冷萍了?”学良娘一愣。
村里,能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的都是少数,更别说这一家三个孩子读书,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情。
“也是,我也这么觉着呢,要不就让郝蛋别读了?反正他也这么大了!可是嫂子,你也知道,我总觉着对不起郝蛋,这几个孩子里面,郝蛋是受委屈最多的,从小到大,啥好也没捞着,不是紧着大的,就是紧着小的……”郝氏叹口气。
她想起昨晚郝蛋穿上新衣的情景,郝蛋可是兴奋的半夜没有睡着,早起的时候,还跑到冷萍的面前让她瞧,看着郝蛋脸上的满足的笑容,郝氏的心里就觉着心酸。
“谁家不是这样啊,这老大,家里就他一个的时候,那也能沾光,老小,因为小,自然偏心,最可怜的就是老二,爹不疼娘不爱的!”学良娘叹口气道。
郝氏沉默了,只是默默的揉着饽饽。
这会儿,于学良看了一眼正在说话的柳迎风与冷萍,跐溜跐溜的跑到郝仁的面前问道:“郝仁,咱们啥时候回书院?”
“不是跟夫子请了三天假么!”郝仁头也不抬,眼睛只是看着书。
“娘催我呢,嫌我在家不好好读书!”于学良又转眸看了一眼房门口,有些犹豫的问道:“那个郎中为啥总来找弟妹?每次来我都能见到他!”
郝仁没有说话,眼睛都没眨,继续读书,于学良觉着没趣,坐了一会儿,也就帮忙抬水和泥打下手。
家里又多了三张嘴吃饭,冷萍看看时辰不早,也就赶紧进饭棚子准备。
昨天拿回来的菜跟肉还有,可是因为郝氏要做饽饽,冷萍就只能想一点一锅出来的饭菜,先洗了肉跟茄子,切成块,盛放在碗里,然后放在蒸锅里,然后又从放在外面的咸菜坛子里捞了一块陈年咸菜出来,切成小丁,用水泡泡,然后打上鸡蛋,也一起蒸。
这一锅就可以出来两个菜,剩下的黄瓜,冷萍准备凉拌。
一边做着,冷萍就觉着这一个锅太不方便了,想起那日嘱咐郝蛋定做的顶针跟锥子来,冷萍就将郝蛋唤来。
“你再问问李铁匠那里有锅么,要个小的,若是没有也定做个,咱们专门盘个灶台用来炒菜!”冷萍说完,又见其中一个小工前来,说是没有水了,她就立刻进了屋,取了郝仁的宣纸,画了现代城里用柴火烧水的铁皮炉子来,一并交给郝蛋,“跟李铁匠说也做个这个,明白吗?”
郝蛋赶紧点头,飞奔着去完成任务。
饭菜刚做上,郝蛋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套之前定做的工具,满脸都是兴奋,“姐姐,李铁匠没要钱呢,说也要给他媳妇做套这个,说是婶子用过了,蛮好用,我就顺便让他再做十套,让娘去绣庄的时候,顺便送给绣庄的掌柜瞧瞧,说不定能卖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