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官宣(1 / 2)

🎁美女直播

前后又过了几个小时。

第二次测试开始了。

筋斗云号再次腾空而起,这次它要挑战的是三百米高空的位置偏移与位置更正和降落,难度自然是提升了几个量级。

高空中,祝融号的矢量功能启动,火箭进行了前后移动,最后再次调整回原来的位置,再次降落……不过全程都是自动系统(鬼脸)接管,最终依旧成功降落。

……

大厅内的欢呼声变得更大了!这一次的测试,不仅验证了火箭的飞行的稳定性,还初步展示了自动导航系统的强大。因为降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无干预,自动系统第一次控制就能降落的如此平稳,自然让所有人也是信心大增。

……

第二天的两次测试,同样让人紧张。

第三次测试在五百米高度,起飞的火箭进行了箭体偏移矫正测试,筋斗云号在空中进行了多次复杂的机动变轨,最终成功降落,充分展示了其灵活性和控制精度。

……

第四次一千米高空测试,则是在没有GPS定位的情况下进行的,自动控制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最终火箭依旧精准降落分毫不差。

……

伴随着最大的欢呼声!千米测试终于完成。虽然一千米的高度只是超低空范围,但所有人都是兴奋的不行,毕竟万事开头难,起码他们做到了历史上没人做到的是事情。

……

袁枫旗下的门户网,大篇幅报道了此事,相关新闻,瞬间成为世界头条。火箭这种一次性的东西,居然有人能回收使用了,这消息简直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

全球各大媒体纷纷召开了专题节目,讨论这件事,尤其是全球航天大国,在航天技术上一直遥遥领先的米联邦,更是讨论的十分激烈。

有米联邦专家,质疑火箭回收的必要性,因为太空环境复杂多变,包括极端温度、辐射、微重力等等因素,这些都可能对火箭的控制系统、材料、耐用性及整体结构造成影响。使用重复火箭执行太空任务,在大多数专家看来安全性是得不到保障的。

而且就算星云公司具备了低空火箭起降的能力,也不代表能够在如近地轨道的高度完成回收,毕竟高空气流的复杂程度,绝对不是低空能够比拟的。所以大多数米联邦专家并不看好星云公司能够完成难度更大的高空回收测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火箭在超高速的情况下,理论上是不可能完成回收的,所以火箭回收注定是一个伪命题。

还有有米联邦的专家,对可收回火箭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虽然火箭回收减少了箭体造价。但反复使用,依然需要大量的前期检查工作,从经济效益上未必划算。而且即便星云公司成功完成火箭回收,也需要市场的广泛接受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是全球航天发射市场,仍以一次性火箭为主,客户是否愿意为稳定性未获证实的重复使用火箭支付费用,尚存疑问。总体就是,米联邦的火箭专家不看好星云公司的火箭回收技术,认为没有性价比。而且低空测试简单起降也不能说明什么。火箭在更高轨道,能否经受严酷的起降考验,还未尽可知。

如果火箭回收真的能够实现,米联邦早就去做了。连米联邦都做不到,别人就更做不到了。何况还是一家私企,更是异想天开了。

……

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此也是争论不休,大多数国家都不看好火箭回收,因为连国家都做不到的事情,一家企业就更没人相信了。

比起专业界的一致否定,网络上还是不少人支持星云公司。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因为星云公司做到了连米联邦都做不到的事情,自然是让国人感觉到自豪。

相关新闻热度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

星云公司的大型3D打印机测试完成,投入生产。3D打印机的出现,几乎震惊了整个星云公司高层,因为谁也没想到公司居然秘密研发出了一台如此牛逼的机器,居然能把金属器件打印出来。

本来之前袁枫下令要求火箭发动机部门精简零件数量,制造一次成型的火箭发动机,让整个发动机部有些不满。因为袁枫说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完成,因为世界上没有机器能够加工出如此复杂的整件。但老板下令,不做也得做,正当这些人觉得是白费功夫的时候,3D打印机横空出世。

3D打印机可以打印出夸张结构的金属整件,甚至可以说比火箭研发部门设计的更复杂的整件,也能打印。现在摆在这些专家面前的就是3D打印机使用的材料强度,能否经受火箭发动机变态高温的洗礼。

不过这些都要经过测试才能知道结果,火箭发动机部快马加鞭,新型祝融发动机也在加快进行生产。

……

星云公司,发射三颗通讯卫星,定位和通讯设备使用。国家自然也知道使用GPS的弊端,所以也大力支持袁枫发射通讯卫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国家就先后发射了三枚火箭,将三颗超大卫星,运送至地球同步轨道。

三颗卫星入轨后,即刻锁定南岛基地和附近海域,用于定位和通讯。

……

年末,使用3D打印技术的新型火箭发动机祝融二代生产完成。

星云公司随即对其进行了测试……发动机的整体重量有所增加,主要是发动机的缸壁制作的更厚了,目的是为了增加燃烧室的压强,最终祝融二代也不负众望,推力也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吨。

同时,为了证明祝融二代的材料是否能够经受住考验,祝融发动机后续还进行了多次重复的超长点火试验。试验结束后进行了材料检验,证明了新型合金材料蠕变现象几乎消失,发动机还表现出越烧越坚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