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看完机器人自动化工厂,陆恒还控制机器人使用飞行平台飞到了百米高度。
飞行平台和房间一样大小,还有护栏,在外围有多个螺旋桨,而且整体很厚,陆恒了解后才知道,这是模仿巨舰2000,飞行平台其实就是个小型飞艇。
里面填充了氦气,获得更大升力,加上螺旋桨这才变成飞行平台。
为了保持稳定性内部还有特殊装置。
这也是模仿巨舰2000。
说它是安装了旋翼的小型巨舰2000也没毛病。
陆恒倒是挺满意,只要好用就行,这东西最大作用就是用来制造巨舰2000。
又过了两天,陆恒再次远程操控亲眼见证第一艘在沙海制造的巨舰2000。
为了暂时保密,在制造骨架区域还铺上了一层仿沙薄膜,当然了为了方便,其实就是用的发电薄膜,去年发电薄膜就拥有各种颜色。
这次更是专门设计一种沙海薄膜。
除了隐蔽沙海造船外,还能同时发电提供一部分电力。
主要电力自然是通过藏在沙海中的高压电缆提供,这项工作早在一两个月前就提前完成了。
和电线相连的是附近城市新建的火力发电厂。
对外自然无法隐藏沙海建设计划,因为每天来来往往运输车辆太多。
机器人运输,黑金材料、各种工具,特别是清沙的挖掘机等等。
在沙海还遇到很多问题,清沙的时候,因为中间的沙子全都要清空,意味着必须挖掉建设坑内的所有沙子。
周围的沙子会直接流向中央。
要么造桥墩一样,围出一个数百米长宽近百米高的方形,阻止周围的沙子涌入。
要么就类似挖一个漏斗,让周围的沙子向中间流动,也不影响最中央的坑位制造。
最后选择了挖漏斗的方式。
制造巨舰2000只需要挖空中央的300多米长,150米宽区域。
但实际覆盖区域,却达到了两倍以上。
等骨架电流合成后,直接大范围清空,形成一个千米长,将近五百米宽的巨坑。
未来这种坑,将改造成水库,等到气象控制雨云迁移沙海后,再慢慢把水库填满,改变周围环境。
每个水库周围,都将最先变成一片绿洲。
一些公司还在研发新型清沙工具,就类似大海里的抽沙造岛的大船,把相关设备用在陆地上,用了更强力的抽沙装置。
散沙直接抽走,通过管道抽水一样把沙子抽到几十米外,同时用运输车辆把沙子装到更远的地方。
这些沙一般都用在填沙坑上,未来造巨舰的沙坑周围,将直接变成平地,而不是各种沙丘沙坑。
机器人压根不够用,运输工作最后还是找的真人员工。
华国因为恒创带来的新项目,真正变得欣欣向荣起来。
陆恒当初报价5000万一艘巨舰,最后发现压根没有赚钱,因为制造巨舰使用的机器人也要花钱制造。
同时聘请司机,使用各种车辆运输,也在消耗大量资金。
最后陆恒还是决定找上面哭穷了。
恒创也不富裕啊,总不能亏本造巨舰,原本造价1000万,那是核算材料,还有在船坞制造的费用,但在沙海难度提高了太多,导致成本激增。
况且挖了这么大的“水库”,上面总得拨点款吧。
这可是一举多得的项目。
还有这些机器人,前期用来制造巨舰,后面就是机器人战士!
全都要卖出去!
陆恒找到项目副总,这位就是上面派来的人,说了这些困难。
不久后,就有军方代表过来找陆恒洽谈采购机器人事宜。
因为技术发展的关系,也不需要真人接触,大家都使用脑机头盔,在虚拟会议室进行,最后签署合同,才需要现实见面。
虚拟会议室内,坐着很多人。
有军方代表,还有有关部门人员。
上面决定在沙漠成立一个新的行政机构,未来负责管理沙海城市。
所有沙漠用地审批,城市建设,都将由这个行政机构负责。
陆恒说道:“目前巨舰项目已经严重超支了,我们低估了沙海制造巨舰遇到的困难,尤其是清空制造巨舰的沙坑。。。。”
有关部门其实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附近城市成立新的火力发电站,电网新建多条电力传输线路。
还有全国范围调动大量工厂配合制造新型机器,车辆,调派各种工程机械等等。
好在大家的目标一致,那就是六月前将巨舰2000海洋版完成至少250艘。
现在遇到困难,大家也愿意一起来解决。
军方代表已经测试过类人机器人,对这项技术非常满意,用机器人足以替代普通士兵。。。。
而且六月巨舰巡航,也没那么多海军士兵,全都要靠机器人。
代表说道:“我们可以负担机器人费用,不知道最终会造多少机器人用于巨舰2000?”
陆恒早已核算所有数据,解释道:“将来每艘巨舰至少配备5000名机器人士兵吧,这也是制造巨舰的机器人数量,到时候直接转换成战斗机器人,更改程序就可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代表也知道机器人重量其实才200多斤,就算5000机器人士兵,也只有500吨,对载重数千吨上万吨的巨舰2000海洋版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他当即问道:“没问题,那恒创机器人报价是多少?”
现在肯定按照五百艘计算,这意味着未来将有250万机器人士兵。
巨舰一部分会重新改造成飞艇,变成气象干扰工具,只保留几十艘或者一百艘左右作为航母战力。
不过多出的战斗机器人,还可以作为真正的陆战士兵使用。
就算士兵用不了这么多,还可以在每个城市安置一些,未来可能每个城市的警局都会配备大量机器人。
当然如果大规模使用机器人,还需要加强机器人系统安全性,通过各种严格测试才可能启用。
不然黑客能够入侵控制机器人,那将是巨大灾难。
陆恒也知道这可是大单子,足足250万机器人。
目前制造成本比较高,但随着大规模制造,成本会越来越低。
通过测算,当前机器人制造成本,在抛开研发成本的情况下,都需要至少5万才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