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恒感觉这样不太好,研究员的意思他知道。
那就相当于发布1倍速、2倍速、3倍速甚至更高速度的脑机头盔。
大脑反应慢的,只能用1倍速,其他人需要用高倍数。
当然也可以不单独推出更多头盔,只需要多一个选项功能,觉得自己脑子好,就选择高倍速。
这种头盔发布,陆恒觉得会引起很大争议。
脑机头盔会变成智商测试器,未来某人上班,别人可能询问,你脑机头盔开的几倍速?
说低了,人家可能看你的眼神就像是看笨蛋一样。。。。
陆恒还是觉得都统一比较好。
实验室的人开始讨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最终还是找到了折中办法。
就和现在电脑的大型游戏差不多,划分出更多清晰度。
有的人电脑显卡更好,或者处理器更好,就打开最高级别画面,硬件不够就开低级画面。
别把问题归结到每个人的大脑天赋上。
而是放在恒创的技术问题上,对外就宣称,这是技术不够成熟,无法做到百分百数据传输,因为每个人的大脑不同,有的人接收的数据更多有的少一些。
将来恒创集团会解决这些小问题,让所有人拥有相同的体验。
接下来几天,陆恒陪着技术人员进行产品优化,借助了AI的能力,在使用头盔时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检测。
陆恒专门看了下普通人使用和天才使用脑机头盔的具体画面。
新版本脑机头盔在普通人浏览网页时,一些不必要的数据直接优化掉,只传输最核心的信息画面。
他们看到的网页,就是最直接的文字信息。
大脑速度快的天才,他们看到的网页,就包含了各种详细图文。
当然普通人只要停留更久,也能看到更清晰的画面,和天才看到的画面一样。
还有观看电影也类似,如果两人一起看相同的画面,在同样的时间内,普通人看到的画面,就是标清画面,输入大脑的信息量更少。
天才在看到画面时第一眼就是超清画面。
这种优化在正常情况下其实是无法对比出来的,因为到时候不会有人一边打开电脑屏幕观看画面,一边又脑机传输画面。
两个人同时看一个网页、视频,比拼观看速度的情况也几乎不会发生。
毕竟在数据没有互通的同时,两个人脑海的画面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种感觉只有通过其他表现形式发现。
比如大家都在微博评论,一个人打字速度1秒钟输出几千字,这肯定是天才,现实的1秒,他的感官里其实过去了好几秒。
另一个人一秒钟就输出几十字,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普通人最好别和天才在网上吵架,因为压根吵不过。
还有就是和人视频,数据连接时,这种情况也会发生,遇到视频的情况,只能通过降低清晰度将普通人拉到更厉害的人一样的水平。
最直观的对比,其实还是在所有人一起玩的游戏上。
大家都在同一个服务器内,在一个游戏画面内。
天才将感受到更多信息,普通人只能通过减少信息传输的方式,让两者处于同一水平线。
要不然又会发生一个人控制游戏角色走出残影,另一个人慢吞吞的情况。
总之将来因为数据接收量差异问题,会让很多普通人出现落差感。
到时候就让恒创集团抗下所有压力,是恒创技术不到家,不是用户太蠢。
大家忍耐忍耐,等到恒创研发出真正的量子芯片,将意识传输到服务器内,大家的感官就能够统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恒和其他研究员还发现,现在的技术,其实已经能够实现虚拟现实。
只不过真实度很低。
同时,如果要打造一个虚拟现实游戏,现在的游戏全部需要更新换代。
因为现在大家的体验,其实是高维视角。
而真正的虚拟现实,是需要将自己的意识,代入到虚拟角色当中。
陆恒已经开始计划打造一款游戏。
新款脑机头盔还需要多生产一些,有足够多的货才召开发布会。
陆恒准备趁着这段时间,干脆研发一款真正的虚拟现实游戏。
或者不叫游戏,而是虚拟现实世界。
陆恒找到阿明,这件事准备交给他来办。
他现在太忙了没时间处理这些小项目。
阿明被陆恒召唤到办公室,还以为是电竞产业的其他事找他。
见面就汇报最近电竞产业发展情况,他又收购了几家游戏公司,最近在魔都收购了一家叫做眯哈游的公司,他们做的是二次元手游。
在运营竞技游戏比赛的同时,阿明也准备学习腾达,运营几款游戏。
目前还有一个开发手游撸啊撸的计划。
陆恒打断道:“这些项目先停下来吧,不需要了。”
“未来是虚拟现实游戏的时代!”
阿明惊讶道:“技术这么快就突破了?”
陆恒把新型脑机头盔的情况说了说,解释道:“你待会就去找虚拟现实实验室的人了解情况,我给你大概讲讲你要干什么。”
“我们需要打造一个虚拟现实世界,通过这个世界,让虚拟世界从正常的互联网时代进入虚拟现实时代。”
随后陆恒开始给阿明讲述虚拟现实世界到底该怎么打造。
首先是创造一个类似3D游戏的世界,这个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差不多。
最好是弄成一座城市,使用新款头盔的用户,首先是捏人。
先弄个虚拟角色,可以直接通过现实世界的个人照片,让AI生成虚拟角色。
为了避免将来虚拟世界全都是奇形怪状的生物,陆恒说道:“捏人就强制要求所有人按照现实长相生成吧,允许上调下调5%,不然肯定有些人捏人男的变成女的,或者变成未知生物。”
“打造的世界就按照一个小城市打造,将来进入虚拟世界后,他的感官不能再使用高维视角,而是直接接管虚拟角色的五感。。。。”
阿明笑道:“我懂了,就是一些射击类游戏的第一视角差不多吧。”
“是的,有点类似,这方面我们可以借助AI进行数据优化,使用虚拟现实头盔时,就像是意识附身到虚拟人物上一样。”陆恒说道。
他先前体验的是最简单直接版本,将电脑网页、视频的数据,直接映射进大脑。
现在陆恒想更进一步,创造一个虚拟角色,让这个虚拟角色去体验这些数据,这样更加容易让普通人和天才的虚拟感官拉到一个水平线。
这也是陆恒才想到的,比如天才他能够接收处理更多数据,那就把虚拟角色周边环境弄的更复杂,真正的网页数据、视频数据等等,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喜欢员工超过国企,你说我没贡献?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员工超过国企,你说我没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