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1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397 字 12个月前
🎁美女直播

“是,草民谢陛下隆恩!”

杨杰再度叩首,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几分,当然,心中的疑惑依旧未减,只不过,此刻他却也不敢开口再问。

因为,他刚刚能够感受的到,某一瞬间,天子对他是真的动了杀意,但是,这份杀意一展而收,以至于让杨杰差点以为,是自己感觉错了。

有了这番插曲,杨杰不敢再言,但是,朱祁钰却继续道。

“鹞儿岭一战,你所言不无道理,可这份奏疏当中所言,非同小可,你可知这份奏疏若流传出去,你昌平侯府,可算是将朝堂诸臣,得罪了个遍!”

要知道,土木之役的是非,早已经有了定论。

而杨洪的这份奏疏,以鹞儿岭一战为起手,但是实际上,所说的却是土木一战的归因。

当初,朝堂众臣将土木之败,归于权宦作乱,将怯军弱,贻误战机,以致大败。

但是,在这份奏疏当中,杨洪提出了新的看法。

他直接的指出,土木之败,败在军队制度废弛,败在朝堂重文轻武,败在朝廷不修武备。

明里他指责的是三杨对太上皇教导有失,但是实质上,他的矛头直指的是近些年来,朝中打压武将的风气。

这其实很好理解。

以鹞儿岭一战为例,若是在出战之时,朱勇能够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指挥权,那么以他的战略素养,必会稳扎稳打,不会轻敌冒进,以至于有此大败。

退一步说,即便朝廷体制管着,不可能让主将独掌一军,那么,若是监军大臣和宦官,能够有基本的军事素养,且对领兵大将的命令不横加干涉,也不会有此祸端。

这一切的原因,往根子上说,其实本质在于,朝廷武将的地位日趋降低,而武将之所以日渐被文臣打压,究其根本,实际上在于,自三杨主政一来,朝堂上长久弥漫的轻视武将的风气。

永乐,宣德两朝,武力煊赫,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以至于,在三杨看来,大明国威之盛,在军不在将。

说白了,有大明数百万官军在,领兵大将无论是谁,是否有韬略智谋,皆可战而胜之。

这种古怪的自信,导致整个正统时代,既对边事充满着自信,又对边事充满着忽略。

所以三杨在教导朱祁镇时,从不重武略,而更偏文治,所以文臣敢肆无忌惮的打压勋贵武将,所以在土木之役时,满朝上下,都认为朱祁镇虽然胡闹,但是最多就是损失惨重,不至于败。

然而,事实给了他们每一个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所以实际上,杨洪的这份奏疏,鹞儿岭之战,只是个引子,他想要的做的,是给土木之役中的众多将领平反。

甚至于,再往深了一层说,他这是要,给长久以来,被打压的勋贵武将们,处一口气,争一次胜!

杨家父子

站在乾清宫的殿中,杨杰长长的吐了口气。

他当然知道,这份奏疏的内容,会得罪无数人,但是,他依旧费尽了唇舌,说服了杨洪,上了这道奏本。

所为的,就是杨家的昌盛富贵,这是在赌,但是,杨杰有信心,只要皇位上坐的仍旧是当今天子,他就赌不输!

因此,面对着天子半是感叹半是诘问的话语,杨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进到殿中之后,首次抬起了头,道。

“回陛下,陛下所言,草民和父亲自然晓得,但是,草民更清楚的是,这份奏疏得罪了满朝大臣,但不会得罪陛下。”

“大明,是陛下的大明,所以,草民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会不会得罪陛下,其余的,不是草民要想的。”

坐在御座上,朱祁钰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眼神有些复杂,片刻之后,他轻轻叹息一声,道。

“你是个聪明人,可你知不知道,有句话叫,过慧……易夭!”

杨杰额头上的汗水,唰的一下就落下来了,和他刚刚感受到的,一闪而逝的杀意不同。

这一次,他能感受到的是,天子这句话当中,浓重的毫不掩饰的杀意。

到底是個少年人,面对这样的场面,杨杰立刻就慌了神,连忙跪倒在地,着急的头顶冒汗,但是却不敢再开口说话,生怕自己一句话说的不对,丢了性命。

殿中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凝滞,朱祁钰淡淡的望着跪伏在地的杨杰,同样默然不语。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怀恩叹了口气,小心翼翼的上前,将案上的凉茶换新,低声道。

“皇爷,昌平侯在偏殿等候召见,时候已经不短了,您看,是否要召昌平侯觐见?”

于是,底下的杨杰顿觉来自上方的压力一轻,紧接着,他便听到天子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的不带一丝情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