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潘茂广接到皇上召回的命令之初,确实有些动摇,到底要不要接受样的命令?不是他不肯放权,是实在觉得庞清彦的能干目前还不足以承担这个重任。
于是,他就让人用八百里加急,曾经送过兵部一封密函,这就是某些说他恋权不放流言的来源。
可是,潘茂广到底也不是个愣头青,公然抗旨的事情他不会做。故此,他还是精心布置了军队的作战方案,这才将虎符交付给了庞清彦,并且再三交待,现在局势对他们有利,稳扎稳打最为要紧。
可是庞清彦却在此时,收到妹妹,也就是太子妃的来信,庞氏虽然也一样客套了几句,但字里行间,仍是不难看出,她,以及整个庞氏家族,都希望他能带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胜利,来为太子,为皇太孙的皇权之路增光添彩,保驾护航。
巨大的压力面前,庞清彦心态有些不稳了。一贯最谨慎细致的他犯了兵家大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于是,在潘茂广走后,并未按照他留下的作战策略行事,而是贸然地举大兵出击,给敌军以可乘之机,反而利用熟知本地气候与地形,在倒春寒的冰冻三尺里,将他们诱入山谷,围作困兽。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佩服潘茂广了,他走的时候,特意留了个心眼儿,并没有快马加鞭地往回赶,只是以寻常速度返回,还不时派人打听后方的战事。等到听着庞清彦贸然出击之时,老辣的潘茂广立即嗅到其中不寻常的气息,当即就停了下来。
等到听说大军被困,潘茂广果断出击,连闯周边数个市镇,逼那些将领们带兵随他出战。有个官员不肯听从,顿时就被潘茂广斩立决了,他当时有一句名言,也给当地的官员密报上来。
“皇上一日没下旨,老子就还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哪个再敢啰嗦,提头来见。”
就靠这样的铁血手腕,潘茂广整出了五千人的队伍,却靠着五千人,以游击战术,阻止了西戎人想一举攻破关隘,往南康腹地扩展的嚣张气焰。
而潘茂广自知,光凭自己这么一点子人,若没有后援,又师出无名,迟早得给打光,于是便让人飞鸽传书,直奔京城告急,要皇上速速出兵。
三天前的夜里,宫中紧急鸣钟,就是因为收到了前方飞回来的鸽子。而这三天来,在朝堂之上,争执不休的,就是对此事该如何定性。
因为没有收到庞清彦的任何战报,所以朝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不相信潘茂广所奏之事。而潘茂广未奉圣旨,居然滥杀朝廷官员,调动兵力部署,这样的滔天大罪该如何追究?
但是,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像谢尚贤,他就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这个妹夫绝对不会做出欺君罔上之事。若是大家不信,一旦等边关精锐尽皆倾覆,他们南康就会真的成了俎上鱼肉,任人宰割。